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月18日,在安徽省第十三屆人民代表大會第五次會議上,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沈素琍作安徽省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工作報告。 今年省人大常委會計劃安排審議法規案38件,其中繼續審議12件、初次審議26件;預備審議9件,調研論證33件。
報告指出,省人大常委會將著力強化建設現代化美好安徽的法治保障,始終堅持立法工作的正確政治方向,發揮人大主導、審議把關作用,更加注重法法銜接、法規與政策規章之間的協調,增強立法的系統性、整體性、協同性。主動適應立法需求多、要求高的新形勢,在確保質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步伐,以更加完善的法治,引領推動改革創新和高質量發展,實現立法的政治、法治、社會效果最大化。深化與滬蘇浙人大立法協同協作。指導設區的市人大更加注重開展“小切口”立法,彰顯地方特色。把普法融入立法過程,法規正式公布時同步進行解讀。指導立法研究中心加強立法理論與實務研究,切實發揮立法輔助作用。
全年計劃安排審議法規案38件,其中繼續審議12件、初次審議26件;預備審議9件,調研論證33件。強化打造“三地一區”的法規制度供給,制定、修改自貿區、科技進步、質量促進、自然保護區條例和實施土壤污染防治法、土地管理法、電力法辦法等。立法促進鄉村振興和共同富裕,制定、修改實施鄉村振興促進法辦法、促進大別山等革命老區發展條例、實施農民專業合作社法辦法等。加強社會治理立法,制定、修改實施傳染病防治法辦法、多元化解糾紛促進條例、消防條例等。對外商投資、安全生產、征兵工作、長江船舶污染防治等法規的制定、修改,加快調研論證。進一步集中清理與民法典、行政處罰法等相關的法規。就居民服務“一卡通”立法等,與滬蘇浙人大協同協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余康生 江振煥 徐琪琪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