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月17日,2022年春運拉開帷幕。乘坐高鐵回家是眾多旅客心儀的選擇,高鐵行駛如何保障安全舒適?春運前夕,“高鐵夜行俠”也到了一年中最繁忙的時候。他們晝伏夜出,在寒風中堅守,努力發現并消除鋼軌傷損病害。
由于高鐵白天運營,鐵路工務部門職工維修、保養線路常常在凌晨零點至4點的列車停止運行的天窗時段內進行,人們稱呼他們為高鐵“夜行俠”。1月16日,春運前夜,合肥北城最低溫度零下2度。當晚10時許,中國鐵路上海局集團有限公司蚌埠工務段淮南東高鐵線橋車間合肥北城綜合維修工區院內燈火通明。“1月17日凌晨我們將利用4個小時對合肥北城站北部岔區進行道岔結構檢查!”工長黃克勇布置工作。
合肥北城站是商合杭高鐵、合福高鐵、京港高鐵、合蚌客專等高鐵線路的交匯點。整個站場鋪設了8組目前鐵路現用最大號碼道岔,是上海局集團公司集中鋪設該種道岔最多的。“道岔是高鐵線路關鍵設備,必須保證其質量良好,鐵路部門按照一定周期進行道岔檢查、保養。”黃克勇介紹說。
1月17日零時,作業天窗調度命令準時下達。黃克勇帶領大家有序進入作業通道門, 到達合肥北城北部岔區開始道岔檢查。“道岔結構檢查包括鋼軌、扣件、道床、軌旁設備等方面,道岔結構健康是保證列車安全平穩運行的基礎。”介紹起道岔,黃克勇如數家珍,“整組道岔有3800多個扣件螺栓,每個緊固達標的,我們都會用防松膠涂抹螺栓頂部,螺栓側面用白色油漆做上標記,檢查時我們會目視標記位置,輔以檢查錘敲打來判斷螺栓是否松動。如發現松動會用扭矩扳手緊固,再涂抹防松膠。”據介紹,敲打螺栓需要彎腰150多次,腰部會感到酸痛,所以他就在腰部貼個暖寶寶緩解下。
高鐵線路上空曠,寒風刮在臉上有點疼。職工們穿著黃色防寒服仍然感到寒氣襲人。盡管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但為了人身安全,“高鐵夜行俠”不能用衣帽遮耳。黃克勇向記者介紹,有的職工的耳朵、臉部會因此產生凍傷。
“這鋼軌上車輪接觸面形成的光帶均勻,無異常,說明列車運行非常平穩!”黃克勇指著鋼軌介紹,如果發現光帶異常,他們會安排鋼軌打磨整修,及時恢復狀態良好。“可動心軌是道岔最核心部位,有26個水平向螺栓,必須保證百分之百無松動!” 他們通常采用“一看二敲三聽”的方法加強叉心處螺栓檢查,每周一遍。
1月17日凌晨4時,4小時的天窗作業順利結束,黃克勇帶領大伙安全撤離高鐵線路。“5點10分第一趟高鐵確認車安全通過我們工區,2022年春運就正式開始了!”
何兵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文/圖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