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月7日,記者從安徽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奮勇爭先開新局”系列新聞發布會上獲悉,2021年,安徽綜合實力實現躍升,全省生產總值預計突破4萬億元,人均地區生產總值跨過1萬美元關口,經濟能級和人均水平都邁上了新的臺階。
區域創新能力升至全國第8位
安徽省發展改革委主任張天培介紹,2021年,安徽創新優勢不斷加強。區域創新能力前移至全國第8位、連續10年穩居第一方陣。
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加快建設,聚變堆主機關鍵系統綜合研究設施園區工程竣工。光量子計算原型機“九章二號”、超導量子計算原型機“祖沖之二號”等一批重大創新成果持續涌現,“人造太陽”全超導托卡馬克核聚變實驗裝置(EAST)實現1056秒長脈沖高參數等離子體運行、創造了新的世界紀錄,12項科技成果獲國家科學技術獎,“國之重器”再添安徽擔當。
如何繼續下好創新“先手棋”,張天培介紹,安徽將實施新一輪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規劃,加快組建環境、未來技術、數據空間研究院,推進大科學裝置集中區建設。打造中國腦計劃合肥中心等前沿交叉研究平臺,在全省布局建設一批新型研發機構。
同時,圍繞市場需求,擴容升級科技創新攻堅計劃,采取“直接補助+市場化基金”等多種模式,推動一批關鍵核心技術的產業化。
推進十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
“戰略性新興產業代表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的方向,正成為引領安徽由制造大省邁向制造強省的中堅力量。”張天培介紹,省級層面協調推進的十大新興產業招商引資簽約重大項目已開工建設600多個。玻璃新材料、智能語音入選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4個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工程加快建設,戰略性新興產業產值占規模以上工業比重穩定在40%以上。
新的一年,安徽將以二產“提質擴量增效”行動計劃為引領,全面推進十大新興產業高質量發展,出臺世界級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建設方案,高水平建設國家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謀劃實施一批具有引領性、帶動性的重大產業項目。“特別是還要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及時落實減稅降費政策,幫助中小微企業渡過難關。”張天培說。
在三產方面,安徽將鍛長補短,大力發展工業設計、現代物流、供應鏈金融、商務咨詢、展覽展會等生產性服務業,提升健康體育、養老托育、文化旅游、家政物業等生活性服務業,增加高品質產品和服務供給。
城鎮新增就業70萬人以上
在民生保障方面,2021年,安徽城鎮新增就業70萬人以上,超額完成年度目標任務。居民消費價格(CPI)總體穩定運行,“菜籃子”“果盤子”供應充足。課后服務收費監管加強,學科類校外培訓收費標準出臺,“雙減”成效明顯。國家兒童區域醫療中心建設與合作加快推進,國家創傷區域醫療中心獲批建設。養老托育服務健康發展,創建省級醫養結合綜合示范區1個、基地(園區)3個,每千人口3歲以下嬰幼兒托位數提高到1.52個。
新的一年,安徽還將繼續提高民生福祉。加強穩崗位促創業擴就業,引導返鄉人員就地就近就業創業。持續做好糧油肉蛋奶果蔬菜等保供穩價,在重要時間節點啟動運行農副產品平價店或惠民“菜籃子”。加強能源保供,有效保障電力、天然氣等用能需求。及時啟動、足額發放價格臨時補貼,有效保障困難群眾基本生活。
此外,張天培透露,接下來還將銜接爭取新的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布局安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