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8月10日夜間,記者從合肥警方獲悉,近期警方接到多起冒充“公檢法”詐騙報警,提醒市民加強防范。詐騙分子冒充銀行、社保中心、通信管理局、公安局等單位工作人員,聲稱被害人銀行卡、社保卡、手機號碼等涉案,一步步誘導被害人落入詐騙陷阱。
案例:有人及時識破騙局,有人被騙5萬元
8月9日下午,合肥市民張女士接到一個自稱是“公安局民警”的來電,對方稱其身份證被他人冒用,涉嫌洗黑錢,隨后將電話轉接至所謂的“上海法院辦案人員陳某”。接下來,陳某先添加了張女士的QQ,并發來一個網址鏈接,讓張女士查詢“逮捕令”。看到“逮捕令”上的照片正是自己的頭像,張女士非常緊張。
陳某接著利用釘釘視頻通話,要求張女士配合做“筆錄”。在此過程中,陳某多次強調,張女士涉及的案件關系到國家秘密,不允許張女士在此過程中接聽任何電話,也不能將此事告訴他人。
隨后,陳某問起張女士名下的銀行卡和資產信息,要求張女士將所有銀行卡內資金集中,然后向“安全賬戶”轉賬,接受調查,自證清白。
就在陳某指揮其將各個賬戶內余額匯集的過程中,張女士覺得事有蹊蹺,就找借口悄悄去打了110進行咨詢,陳某的真面目被一下子戳穿。
“我想的是,你說我名下有張卡涉嫌洗黑錢,那你們就直接把卡凍結,去調查不就行了。”事后張女士接受記者采訪時說,自己又沒干違法犯罪的事,為什么還要把辛苦工作攢下來的其它錢都轉到“安全賬戶”去自證清白?
張女士及時發現了騙局,并保住了自己的財產。就在張女士接到詐騙電話的當天,合肥另外有兩位市民被同類手段詐騙,其中一人被騙5萬元。
詐騙手段:轉賬“安全賬戶”
騙子先冒充“通訊管理局”等單位人員,說你辦理的手機號碼違規發送中獎信息或者銀行卡號涉及洗黑錢犯罪,讓你產生恐懼心里;
當你辯解時,騙子會通過跟你核對個人信息,強行“坐實”杜撰的案件和你有關聯,并聲稱可以給你轉接“公檢法部門”電話;
騙子會讓你到僻靜的地方接電話,并以國家機密為由,不準你告訴親友;
作案過程中,騙子會讓你加QQ進行聯系,并發送PS的警官證照片,同時以做錄音筆錄不能被打擾為由,讓你設置手機呼叫轉移,并退出微信登錄,讓親友和真警察聯系不上你;
騙子感覺你已經完全相信時,便以要驗證賬戶資金為由,要求你將銀行卡資金轉移到所謂的“安全賬戶”,或發送木馬病毒網址鏈接,讓你填寫卡號、密碼、短信驗證碼,對你的資金進行盜刷;
騙子為了詐騙更多不義之財,會要求你在各種借款APP借款,然后要求你向所謂的“安全賬戶”轉款或者對你的銀行卡進行盜刷。
防范:
謹記“四個一律”
騙可防,防有道。警方提醒市民謹記四個一律,防范此類詐騙:
公安機關不會在電話里辦案的,在電話里說你的身份證在外地辦理的手機卡或者銀行卡涉及洗錢等違法犯罪的,一律是騙子;
電話里詢問周圍有沒有人,要求到僻靜地方接電話的或者說這是國家機密,不能告訴任何人的,一律是騙子;
要求驗證銀行卡資金的,一律是騙子;
國家沒有所謂的安全賬戶,也沒有所謂的資金托管中心,要求轉賬匯款的,一律是騙子。
警方表示,接到此類電話,除了和家人多溝通之外,建議撥打110報警或反電詐專線96110進行咨詢,或者直接到就近的公安機關進行咨詢。
合公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
編輯:王翠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