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3月26日一早,太陽初升氣溫怡人,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隨春游江淮采風團來到了蚌埠市東部的龍子湖風景區,景區由8000畝龍子湖水面、曹山、雪華山、西蘆山及錐子山組成,大體呈三山夾一湖獨特地貌,總面積51.4平方公里。記者一行人乘車從龍子湖西畔下車,一眼望去便被一座高聳宏偉的雕塑所吸引,走近后才得知,該雕塑為南北氣候分界線青銅雕塑,為當代藝術家韓美林大師所創作。
該雕塑高39.9米,重達100噸,偉岸挺拔、直指天際。據雕塑前石碑介紹得知,該雕塑主體為八根鋼管,藍色四根指向北方,象征北方的寒冷;紅色四根指向南方,象征南方的溫暖;中間一顆青銅珍珠,寓意蚌埠地處南北之間,集天南地北靈氣與一體。而鋼管頂部的騰龍造型與龍子湖傳說相契合,底部則為青龍、白虎、朱雀、青龍四大神獸,鎮守珠城這一方水土。
風景區內青山碧水相連,湖岸曲折多變,水面縱深開闊,絕壁怪巖裸露,古跡濟盛,人文薈萃,物產富饒。記者沿西畔步道眺望對岸高樓,現代城市與自然風光完美地融合在一起,相得益彰。湖邊沙灘上,市民們攜孩童戲水游玩,老年人對湖聽曲唱戲,好不自在。
告別龍子湖景區,記者便來到了珠城一行的最后一站,固鎮縣博物館,在這里聽講解員娓娓道來,帶領記者在方圓之間穿越千年歷史。一進博物館大門,就看到迎面雕塑展示墻,通過一幅幅畫面將固鎮上下幾千年的文明栩栩如生地展示在記者眼前。
由展示墻中間進入,第一個單元便是史前遺珍單元,在這里記者看到了集東遺址、垓下史前城址、南城孜遺址等眾多新石器時代遺址,里面陳列的眾多原始器物、原始建筑為探討我國早期城市起源與發展軌跡、淮河流域文明演化進程提供了寶貴的考古資料。
第二個單元為垓下遺址,里面展示了大量楚漢戰爭時遺留下來的冷兵器,同時還展有大量精美的漢代青銅文物,最讓記者為之感慨的便是漢代鎏金龜形銅硯滴,它鑄造精美、通體鎏金,背部有一短柱,腹部中空,并與鼻孔相連,龜口銜一耳杯,工藝之精巧難得一見。
離開博物館,美麗珠城行至此告一段落。而記者的采風之行卻并未結束,午飯過后,記者便乘車開始前往皖北重鎮阜陽,尚在路上,便迎來了出行幾日的第一場春雨,相較前幾日的艷陽高照,一陣春雨也讓記者感受到了皖北大地的生機與活力。
3月26日下午四時許,記者來到了阜陽市潁州區的阜陽生態樂園,園內集“文化傳承、農業示范、科普教育、休閑風光、游樂體驗”為一體,由歐蘇文化園、大型兒童樂園、熱帶植物園、觀景摩天輪、歡樂時光樂園、精品采摘果園、九和塔、龍泉瀑布、豎琴廣場、動物園等十余個主題景觀組成,享有“歐公故居,生態仙境”的美譽。
由于春雨淅淅,景區內的游人并不太多,記者一行人乘坐觀景巴士沿生態園游玩,并進入園內最具盛名的熱帶植物園內進行觀賞。該植物園被稱作“一園覽五洲、百步看世界”,占地面積1萬3千多平方米,分設熱帶花卉、熱帶雨林、熱帶水果植物等三塊區域,規模檔次為安徽之最。種植有3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珍貴樹木170多種近4萬余株,比如柬埔寨西瓜樹、加拿利海棗等,其中又以一株價值百萬的佛肚樹為鎮園之寶。
傍晚時分,記者一行在春雨拂面中,結束了今天的行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見習記者 孫召軍 攝影報道
編輯:彭玲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有獎征集新聞線索,可以是文字、圖片、視頻等形式,一經采用將給予獎勵。
報料方式:新安晚報官方微信(id:xawbxawb),大皖新聞“報料”欄目,視頻報料郵箱(baoliao@ahwang.cn),24小時新聞熱線:0551-62396200。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