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今年11月,由東航安徽分公司進行的安徽首次飛機拆解作業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停機坪進行。這架曾翱翔藍天的龐然大物將被拆成不同部件運往各地。11月16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曾現場直擊了這令人震撼的拆解場面(點擊見詳細報道)。12月21日,距離上次拆解已經過去一個多月的時間,飛機拆解進展如何?記者再次來到飛機拆解現場。
兩臺吊機正架在飛機旁邊。
12月21日下午,在合肥新橋國際機場北區的東航技術公司安徽分公司機庫門口,相比較于上一次外表看起來完好,其實內部已經被“拆空”的飛機,目前這架空客A320垂尾等部件已經被拆解。兩臺吊機正架在飛機旁邊,兩只機翼正在等待最后拆解吊起。
工作人員正在作業。
“飛機的機翼等大部件也是飛機難拆的地方?!惫こ處熀魏陝P向記者介紹,這些部件體積大且與機身極其緊密貼合,拆除時要在一個較大的空間中進行,過程中甚至還需要動用吊車等特制工具才可進行,所以放在12月最后拆除。
工作人員正在拆解機翼。
“機翼與機身的連接牢靠,連接的緊部件數量多,大概有1000多個?!?何宏凱說,這些緊部件在安裝的時候也是很講究的,有銷釘、螺帽、密封膠……在拆除的時候先將密封膠拆除,防止油箱里的燃油漏出來,然后將螺帽也去掉,“有些部件在安裝的時候力度大,現在要松開也不容易?!?/p>
工作人員正在拆解飛機部件。
何宏凱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目前主要完成了飛機大部件的拆解,比如垂尾,發動機等,還完成了一些小部件的拆除,“機翼是最后的大部件,前期拆除已經花了10多天時間,等機翼完全拆除整個飛機拆解工作就差不多完成了。”
工作人員正在拆解機翼。
被拆解的飛機部件擺放在地上。
據了解,一架飛機大約90%的零部件或材料能被回收再利用,其中最值錢的包括發動機、起落架、作動筒等部件,還有自動駕駛儀、導航等電子設備,這些零部件經過維修以及經過飛行適應性檢測合格后,可以作為航材重新返回航空市場,進入流通環節再度利用。飛機拆解屬于循環經濟的高新技術產業項目,是推進綠色低碳循環發展、再生資源回收利用的重要舉措,通過拆解飛機將有用的部件循環再生,擁有廣闊的行業前景。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攝影報道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