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1月26日,2021中國污染防治聯展在合肥開幕。本屆污防展集中展覽展示環境保護行業全產業鏈產品,包括水、大氣、土壤、固廢污染防治、智慧環保與環境監測等技術裝備,部分企業代表帶來了一些技術分享。聯展期間,不少知名企業在安徽達成合作及投資意向。
企業分享:
精準溯源,走航監測反映區域內污染差異性
在村鎮水環境治理中,離不開污水處理設備的使用。“不過,傳統的污水處理設備由于需要用電負載,并沒有得到廣泛應用。”安徽寶綠光電工程有限公司負責人表示,污水處理站建成后,涉及到設備用電、電費問題,以及建成后誰來管理等,都影響了污水處理設備的后續使用。
“作為一家水環境治理企業,我們研發了純太陽能污水處理機,利用太陽能發電為其提供能源供應。”該負責人介紹說,相較于傳統的污水處理設備,純太陽能污水處理機不需要電費和專家看守,定期巡查即可,并且不會造成二次污染。目前,該公司已建成純太陽能污水處理機2300多處案例。
賽萊默(中國)有限公司技術支持經理顧遙也帶來了關于智慧污水解決方案的分享,“污水處理屬于能源密集型行業,污水處理過程中會產生并散逸大量的甲烷和二氧化氮,是重要的直接碳排放源。”顧遙介紹說,污水處理行業的碳排放量占全社會總排放量的1%—2%,公司通過智慧污水解決方案助力污水處理提質增效。“污水處理廠的運營優化后,能夠實現節能20%左右。”
“在大氣環境監測工作中,固定監測點位存在檢測范圍小、設備移動不便等問題,無法精確溯源,不能準確反映區域污染狀況以及區域內污染的差異性。”安徽皖儀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產品經理薛驊骎介紹說,使用走航監測,可以將污染物種類和濃度與走航路線結合起來,直觀地顯示在地圖上,方便展示及監管。目前,公司所研發的氣溶膠激光雷達和飛行時間質譜儀,可分別對大氣中顆粒物的濃度和屬性,以及揮發性有機物進行分析。“兩款產品搭載在車載平臺中,配備三組大容量鐵鋰電池,能夠連續走航時間超過10小時。”
薛驊骎表示,使用走航車對工業園區進行監測時,可排查具有高污染排放的企業,而通過日常走航,還可圈畫重點污染區域,并為污染判別、糾紛排除和執法監管提供依據。
合作共贏:
多家企業“相中”安徽 ,達成初步投資意向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了解到,本屆污染防治聯展期間,舉辦配套會議活動數十場,包括安徽省新能源和節能環保產業“雙招雙引”推介會、長三角G60科創城市生態環境局長座談會等 ,不少企業在安徽達成合作及投資意向。
中化環境控股有限公司是世界500強大型骨干央企中國中化集團的全資子公司,也是中化集團發展環境科學的綜合業務平臺和重要對外窗口。擬在合肥市蜀山區投資建設中化環境中部創新中心項目,總投資額10億元,將作為中國中化業務創新和模式創新的研究平臺,圍繞產業發展焦點問題,匯集多元智慧,整合內外部資源,為中國中化環境及相關產業落地區域、建立平臺提供戰略支撐和技術支持。預計項目建成后將引進中化集團內企業約10家,吸引上下游企業幾十家。
2006年起,無錫德林海環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就開始了藍藻治理技術的研發,是藍藻治理行業領軍企業。該公司擬在合肥建立分公司,為巢湖富營養治理提供技術專項技術支持。在預防、控制藍藻水華災害,治理水體富營養的同時,積極探索實踐藍藻資源化利用路線,充分挖掘生物能源改善生態環境與振興鄉村經濟的潛在價值。
美埃(中國)環境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隸屬于美埃集團,已成為國內空氣凈化行業最大的供應商之一。擬在在合肥建立分公司,提供優化的潔凈空氣解決方案和具競爭力的增值解決方案。提供電子、半導體、液晶顯示屏、生物制藥、食品、商用/民用建筑等領域的空氣凈化解決方案和除塵解決方案。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姚一鳴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