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1月11日,合肥海頓公館一期商鋪入口又堵起來了,因為這一區域在改造后實行停車收費,引發不少商戶不滿,雙方溝通不成并報警處理。
記者了解到,海頓公館北門附近商業體區域經改造后,有100多個個車位。在11月初,現場設置道閘并開始收費,而且還有具體的收費標準。收費的依據是什么?
十年都未收費的地方,突然成收費停車場
“這里以前都是不收費的,怎么突然開始收費了?”現場一位商戶說道。
11月11日上午9點多,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在合肥市馬鞍山路與太湖路交口東側海頓公館小區北門外看到,在北門東側已設置了停車道閘。在道閘前,停著多輛汽車,現場擁堵不堪。報警后,很快一輛警車開到現場。商戶和自稱是商鋪前道路施工方的人員分別向民警說明情況。
在小區北門東側已設置了停車道閘。
記者了解到,這樣的的“堵車”現象,已經發生過幾次了。在現場,記者并沒有見到物業人員。
“我們在這開店快十年了,一直在這停車,也沒收過費用。”一位經營超市的商戶周先生(化名)告訴記者,去年,海頓公館一期商鋪前的道路開始改造;今年10月份開始完善相關停車設施,隨后他們被告知這里馬上停車要收費了,但每家商戶有免費停車名額。
周先生稱,盡管小區物業給予他們免費停車的兩個名額,但該區域為商鋪停車區域,經常有客人開車前來消費。“現在他們(客人)開車進來消費,還需要繳納停車費,很多人也不愿意來了,生意受到不少影響。”
記者在采訪中發現,不少商戶提出疑惑,長期不收費后現在要對外收費,收費的依據是什么?物業的行為是否符合合法流程?
物業拒絕采訪,施工墊資方介紹相關情況
11月16日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就此事來到海頓公館小區物業,在記者表明身份和來意后,一位物業負責人直接拒絕了記者的采訪。
在記者將要離開時,兩位自稱是施工方人員喊住了記者。其中一位告訴記者,他們既是施工方也是墊資方,海頓公館一期商鋪交付使用后,附近路面一直是自由停放,此前路面破損情況嚴重,他們是2021年開始著手進行道路清場工作,5月底完成瀝青鋪設,10月份開始完善相關停車設施。
“總的修路工程款在300萬元左右,還沒有拿到,我們現在是督促物業盡快完成相關流程,并將停車場投入使用。”一位施工方人員邊說著,也拿出一張“關于海頓公館一期商鋪停車場地意見征詢”表(見圖)。施工方人員稱,物業已進行了相關的意見征詢,目前停車場地還沒有開始使用,正在走流程,完善相關手續等。
“40多家商戶的意見我們都征詢過了,確實有商戶反對,正在做解釋溝通工作。”一位施工方人員說,在最初的方案中,他們給每家商戶都分配了免費的停車名額,但有的商戶要求較多的停車名額,這是無法滿足的,因為本來就只有100多個停車位。
轄區街道回應:收費是允許的
那么,由免費停車到收費,這樣做合理嗎?11月16日,記者聯系上轄區同安街道城管部門的周姓工作人員。他向記者解釋到,該停車區域為小區內部公共區域,在經過翻修或者整改后,依據相關規定是允許對小區內業主或商戶進行收費的。
采訪中,該工作人員表示,由于該停車區域在之前是對所有車輛免費停放的,如今采取收取費用方式后,便不對社會車輛開放,導致部分市民意見很大。“現在的問題主要是,不少社會車輛以‘商戶客人’為由將車停到那里,而在無法出示商家所給予客人的停車憑證后,又不愿意繳納停車費用。”
該工作人員指出,“以前經常來消費的客人在看到有出入口道閘且需要收費后,也不愿意進來停車消費了,進而影響到不少商戶的生意,又引起了一些商戶的不滿。因此這段時間,主要跟我們投訴的就是一些社會車輛車主和一些商戶,我們也現場協調了很多次。”
該工作人員稱,根據《合肥市機動車停車場管理辦法》,城管對居住區設置的臨時公共停車場主要起加強指導作用,并無執法權力,需要物業在這方面跟商戶溝通好,并且需要做好社會車輛的甄別工作,防止有車主以客人為由鉆空子,進而引發爭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呂歡歡 魏鑫鑫 攝影報道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