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微縮巢湖、安徽名人館分館“現身”高速服務區……11月1日,巢湖服務區建成投入使用,這是目前巢湖境內首個高速公路服務區。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獲悉,“十四五”期間安徽交控集團將繼續加大投入,重點改造18對服務區,在96對服務區安裝電動汽車充電站的同時,還將在新橋、香鋪、周潭等10余處服務區建立新能源汽車換電站,讓旅客出行更便利。
微縮巢湖“現身”高速服務區
當日下午,記者看到,在新改造的巢湖服務區內,10米高的玻璃穹頂挑起,帶來明亮通透的視覺體驗,一道溪水在假山奇石間奔流而下,與涼亭、石橋相映成趣,四周鮮花點綴,呈現出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仿佛置身于山水園林,顛覆了人們對高速服務區的傳統印象。
“大廳湖面呈現‘心’形,是合肥靚麗名片巢湖的微縮版。”巢湖服務區相關負責人介紹,該服務區改造時整體以“水天凝碧、巢湖在心”為設計理念,設置鏡面水池、徽派門樓、景觀松石等,將輕松寫意融入高速出行。
新文化運動旗手陳獨秀、“兩彈一星”元勛鄧稼先……讓人意外的是,服務區除了自助餐廳、安徽本土特色小吃、奶茶、數碼體驗店之外,還建有一處安徽名人館分館,在這里可以了解到安徽歷史文化名人。
不僅外有顏值,還內有“智慧”。記者了解到,“智慧公廁”的公共衛生間入口處裝有引導顯示屏,實時顯示男女剩余廁位、使用時間等信息;內部采用4D空氣循環系統,每個廁位內均有獨立出風口,在硬件上最大程度保證無異味;盥洗室水龍頭自動感應,提供24小時恒溫水;服務區還設置有淋浴間和洗衣房,為貨車司機群體提供一站式的人性化服務。
多個服務區內暗含“黑科技”
這不是安徽服務區的第一個“出街網紅”。據介紹,自2019年以來,省會周邊的京臺高速豐樂服務區、滬陜高速新橋服務區已經實現“蝶變”,暗含多種“黑科技”,讓人耳目一新。
據介紹,豐樂服務區依托5G、物聯網、AR、VR等新興技術,對服務區數據進行全面融合,增強高速服務吸引力。旅客戴上VR眼鏡可“體驗”酒駕、毒駕、疲勞駕駛等感受,警示教育更加直觀;通過連接省內一些景區的全景攝像頭,可以身臨其境、“云游四方”;同樣“云體驗”的還有智能試衣鏡,能夠虛擬用戶三維全身畫像,網上靈活搭配衣服發型,充滿互動樂趣。這里的衛生間也有“黑科技”,當一些會產生異味的指標濃度達到界值時自動觸發啟動排風風扇等設備,提升如廁環境和感受。
新橋服務區由于靠近新橋機場,設置了全國首個服務區候機樓,提供訂票、值機、送站、航空信息咨詢等一站式服務,豫東南、鄂東、皖西北地區客運班線乘客在這里換乘機場巴士,至少節約1.5小時。
一些服務區“變身”紅色教育基地
如今,旅客不下高速就能了解當地紅色文化。在位于金寨縣的滬蓉高速梅山服務區,國慶期間,這里多一座紅色文化展館,以雕塑、圖片、史料文字等方式講述了1919年至1949年期間金寨境內的動人故事,展示著金寨縣59位開國將軍和當地組建的12支紅軍隊伍。
與其相隔約80公里的長嶺關服務區,長眠著劉鄧大軍挺進大別山時期犧牲的11位烈士,服務區所在黨支部每年都會組織前去祭掃。今年,該公司主動聯系地方政府,投資進行大面積修繕,擴大場地、提升環境、完善設施,進一步保護好身邊的紅色資源。如今,這一“紅色專線”也成為開展紅色教育的重要基地。
近年來,一些高速服務區主動對接周邊鄉村,探索出一條“產業幫扶+原輔材料采購幫扶+消費幫扶+就業幫扶+愛心幫扶”五位一體特色互助模式,比如陸續在7對服務區開設的“三個農民”“慎城有禮”“印象碭山”等地方產品展銷館以及在便利店里設立的鄉村振興專區、專柜,有力帶動地方經濟發展,促進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
“十四五”期間重點改造18對服務區
記者了解到,今年,安徽交控集團預計投入4億余元專項資金用于服務區升級, “十四五”期間還將繼續加大投入重點改造18對服務區,努力將服務區打造成為高質量出行的體驗平臺、“消費公路”的商業價值創新平臺和全省形象展示窗口。目前,龍門寺、肥東、濉溪、君王、八公山、千軍等一批老舊服務區正在實施改造。
在硬件升級的基礎上,該集團旗下驛達公司陸續引進了肯德基、麥當勞、老鄉雞、耿福興、三只松鼠等一批知名品牌,“萬佳”便利店內2000余種商品,大大豐富服務供給;開展“廁所革命”,建設標準化公廁和一批司機之家、母嬰室、第三衛生間等人性化設施,提高司乘人員的出行體驗。
此外,安徽在96對服務區安裝電動汽車充電站的同時,還與蔚來汽車合作在新橋、香鋪、周潭等10余處服務區建立新能源汽車換電站,車主只要將車輛開到指定地點,換電站自動固定并控制汽車完成換電,整個過程僅需4分鐘,大大提高了新能源車輛的加電效率,使“加電比加油更快”成為現實。
孫金山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劉旸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