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隨著合肥市金寨路高架快速化改造工程的開啟,有“合肥第一橋”之稱的明珠廣場人行天橋即將進入拆除倒計時。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10月22日從現場采訪獲悉,目前該橋的部分附屬設施已開始陸續拆除,下一步將進入主橋的正式拆除階段。
曾有“合肥第一橋”之美譽
明珠廣場人行天橋實際名為繁華大道人行天橋,它位于繁華大道與金寨路的交口,于2007年建成,由于是合肥首座帶自動扶梯的人行天橋,同時因其跨徑大,加上獨特的八邊形結構也讓它顯得與眾不同,因此有“合肥第一橋”之稱。因靠近明珠廣場,雖然橋梁的正式名稱是繁華大道人行天橋,但還是有不少市民習慣性稱它為明珠廣場人行天橋。
資料顯示,該橋當年建設總投資2000萬元,天橋最大單跨39米,橋面總長度約420米,凈空高5米,橋面凈寬4米。因為橋梁主體八邊形桁架結構,從高空俯瞰,美觀獨特,成為合肥夜景中的一個地標性建筑。
部分附屬設施陸續開拆
10月22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天橋現場,看到繁華大道與金寨路交口的四個象限均已拉起了高高的施工圍擋,天橋落地的梯道上下口均被圍在了圍擋中。需要過馬路的市民則從道路交口的斑馬線通過,每個路口都有交通指揮人員在進行疏導。
施工現場一位工人告訴記者,這個天橋早就圍起來了,“從工程封閉開始就不能用了,這些天已經在陸續進行一些拆除,不過還沒拆到主橋。”
根據現場的方案公示內容,金寨路(繞城高速--方興大道)工程于10月12日零時進入封閉施工期。
在現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注意到,圍檔內天橋落橋點部分,已有護欄等附屬設施開始拆除,在天橋西北角,還有工人正在登高車上進行電焊施工。
過街行人大多未覺不便,有人覺得不舍
天橋面臨拆除的消息一經傳出,早在年初就引發過一波網民的“懷舊”,還有網友紛紛來到天橋上打卡,做告別留念。在合肥工作近十年的市民小陳說,真正上這座天橋其實只有一次,當時跟友人來這里游玩,見面地點就約在橋上,對于小陳而言,天橋更多承載的是一種回憶。
除去有關城市記憶的情節,對于真正有過街需求的市民來說,天橋的拆除似乎并未帶來多少不便。
記者22日在現場采訪時看到,以往行人走橋上,如今天橋停止使用后,行人與非機動車一起通過道路上的斑馬線過街,記者也隨機采訪了幾位行人。
一位中年女性告訴記者,她住在繁華大道南,經常到繁華大道以北買東西或坐公交,以往都是只能通過天橋走,雖說天橋有自動扶梯爬起來不是太累,“但有時候趕時間其實還是有點著急的。”這位女士表示,現在通過斑馬線過街,直線距離肯定是最近最省事的,希望路修好后過街也能很方便。
60多歲的劉大爺和老伴早晨來到路口時,才知道天橋已經不能走了。“其實走斑馬線也不覺得不方便,就是心里有點舍不得。”劉大爺說,這個交口比較大,行人和電動車一起通過時,多少有點不安全,希望相關部門能管理好通行秩序。
該交口將新建慢行地下通道
記者隨后從項目建設方了解到,目前天橋還沒有到主橋拆除的階段,前期只是對一些附屬設施進行小范圍的局部拆除,尚未涉及到橋梁主體結構,目前拆除方案已基本確定,考慮到主體結構拆除期間需加強對橋下通行的安全保障,還需與交警等部門進一步落實相關措施。預計在近日正式確定后將對外發布。
根據設計方案,未來在該交口將新建慢行地下通道,通道凈高2.8米,凈寬為5米至6米不等,與繁華大道下穿工程同步建設。屆時,人行及非機動車道過街將從地下通過,類似現在懷寧路與南二環交口,比原先天橋的距離短,也更加安全。施工期間,行人過街則臨時從地面道路的斑馬線通過。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伍靜 江振煥
編輯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