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0月8日,記者從安徽省人民政府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了解到,目前,《安徽省“十四五”民政事業發展規劃》已由省民政廳、省發展改革委正式印發。
《規劃》提出實施社會救助基層基礎強化工程、兒童福利和未成年人保護體系建設工程、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建設工程等等十大為民服務工程,并提出了許多具有安徽特色的創新舉措,如實施“皖伴計劃”,由低齡老年志愿者為80歲以上高齡獨居老人提供以互助關愛為主題的志愿服務等。
圍繞“2810”計劃,提出建設社會救助新格局等十大重點項目
《規劃》提出“十四五”安徽省民政事業發展的“2810”計劃:以提升基層民政服務能力、基本社會服務水平(雙提升)為抓手,以構建民政“八大服務體系”為重點,以實施“十大為民工程”為支撐,到2025年,民政事業實現高質量發展,與新階段現代化五大發展美好安徽發展水平相適應的現代民政新格局基本形成。
《規劃》從基本民生保障能力明顯增強、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不斷完善、基層社會治理水平進一步提升、基本社會服務能力全面提高4個方面確定了“十四五”發展的具體目標,并展望了2035年遠景目標。
《規劃》第三章圍繞“2810”計劃,提出“十四五”我省民政事業發展的主要任務、重大工程項目。包括加快建成分層分類、城鄉統籌、制度完備、高效順暢的社會救助新格局,切實兜住兜牢基本民生保障底線;從最有利于未成年人原則出發,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主導、民政牽頭、部門協同、社會參與的未成年人保護工作格局;加強社區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健全黨領導下的基層群眾自治制度等。
創新服務模式,實施高齡獨居老人結伴養老的“皖伴計劃”
《規劃》提出,積極推進養老服務供給側改革,著力解決養老服務供給與需求之間的結構性矛盾,持續完善具有安徽特色,居家社區機構相協調、醫養康養相結合的養老服務體系,基本滿足全省老年人不同層次養老服務需求。
記者注意到,安徽省將創新服務模式,推進“物業服務+社區養老服務”模式,支持物業服務企業開展老年供餐、探視走訪等形式多樣的養老服務。實施社區低齡老年志愿者80歲以上高齡獨居老人結伴養老的“皖伴計劃”,鼓勵通過鄰里互助、低償報酬、符合條件的給予社保補貼等方式,不斷探索互助性養老新模式。
同時,完善家庭養老支持政策,鼓勵為失能失智老年人家庭提供短期托養服務,實施失能失智和高齡老年人家庭照護者培訓計劃,開展“家庭養老床位”建設,推進經濟困難高齡老年人家庭適老化改造。依托社區養老服務站、社會工作站等開展居家的高齡、獨居、不能自理等特殊困難老年人社區探訪,積極探索利用物聯網、人工智能等新技術,通過電話問候、視頻探訪、上門巡訪等多種形式,實現周探訪率100%。
指導合肥市、馬鞍山市實施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支持有條件的地市積極申報居家和社區基本養老服務提升行動項目。
到2025年底,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或工作專干實現全覆蓋
據介紹,《規劃》在多方面進行創新舉措。如開展省級農村養老服務改革試點,通過改革試點,探索農村失能失智老年人集中照護、互助性養老服務等模式;推進智慧社區建設,力爭在五年內摸索出安徽智慧社區建設路徑,為全國智慧社區建設提供安徽經驗;建立健全回報社會的激勵機制,開展“安徽省慈善獎”評選表彰;推進以縣城為重要載體的城鎮化建設,提升我省縣城治理效能和公共服務水平,依法開展人口較大縣城設置街道改革試點工作等。
此外,《規劃》提出要推動兒童福利機構優化提質。持續推動市、縣兒童福利院(兒童福利指導中心)建設,完善設施設備及功能。打造區域兒童福利機構,提升孤棄兒童集中養育的科學化、專業化和精細化水平。同時啟動安徽省兒童福利機構服務綜合信息系統建設,推進智慧區域、非區域兒童福利指導中心信息化服務平臺建設,鼓勵社會力量開發市場化多樣化的智慧兒童福利院服務。
此外,完善未成年人保護服務平臺,依托未成年人保護熱線及時受理、處置侵犯未成年人合法權益的投訴、舉報和線索。推動鄉鎮(街道)設立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到2025年底,鄉鎮(街道)未成年人保護工作站或工作專干實現全覆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