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10月4日,黃山風景區接待游客25436人。10月3日,黃山風景區迎來客流高峰,當天接待游客27866人。
“十一”假期過半,黃山天氣持續晴好,迎來客流高峰。10月2-4日,黃山風景區每天接待游客超過兩萬三千人,景區環衛工人比平時更加辛苦,特別是放繩工,他們拾撿垃圾的地方在黃山的懸崖絕壁。
李培生是黃山玉屏環衛所的一名放繩工,從事放繩子作業已有23年。10月4日凌晨5:30,當第一波游客上山前,李培生就開始工作了,一直要工作到晚上七點多最后一批游客下山。
上午10時,李培生和同事謝天星來到蓮花峰腰部的棧道上,謝天星熟練地使用著專業八字扣,將繩索系在懸崖上的一個鐵環上,李培生用力將繩索甩至懸崖上的垃圾附近。扣上保護扣,靈巧地翻過護欄。李培生穿著解放鞋,腳蹬著懸崖,右手把持著上下降器,左手不斷用力抽拉著繩索,小心翼翼地探到懸崖上一叢雜草處,從中撿起一個被風吹落的食品包裝袋,放到隨身的紅袋子里。一會,又在崖壁下方撿起一只口罩。
在同事的指引下,李培生并未立即返程,而是繼續放繩向更深處移動。單次放繩很耗費體力,需要盡可能地撿拾更多的垃圾。在懸崖上,李培生頂著烈日,不但要上下攀爬,還要左右移動。
李培生負責的是玉屏景區天都峰、蓮花峰等景點,各景點間的距離加起來有7公里山路,這些景點都非常陡峭,懸崖幾乎是垂直的峭壁,垃圾很分散,撿起來很吃力。
李培生在崖壁上放繩作業
李培生介紹,國慶期間景區游客量加大,放繩工一天要放繩4到5次,每次放繩大概在30分鐘左右,一天在懸崖上要撿拾垃圾20多斤,有時還會應游客的請求,下到懸崖或棧道下面幫助他們撿拾不小心掉下去的手機、錢包、衣帽等。今年撿得更多的是因疫情防控需要隨身攜帶的身份證。今天中午13:30左右,李培生幫助安徽阜陽游客李寧撿拾掉落懸崖的蘋果12手機一部。
李培生介紹,現在游客丟棄垃圾的現象少了,放繩工主要是撿拾一些被風刮到懸崖下的垃圾,像口罩、塑料紙這類東西。
葛旭芳 羅景徽 關碧瑤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永泉
編輯:彭玲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