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副熱帶控制下的江淮大地,秋分不見秋,今年的秋可能又要姍姍來遲了。中國天氣網盤點氣象大數據表明,合肥最近10年來的入秋時間偏晚了8天。
中國天氣網通過盤點氣象大數據發現,1991年至今,我國多地的秋季都在推遲,總體來說東部地區比西部地區明顯。對比1991年至2020年逐十年的平均入秋日期,鄭州、寧波、深圳等地的秋季推遲幅度最大,超過10天,南京(晚9天)、合肥(晚8天)、杭州(晚7天)、南昌(晚8天)、廈門(晚6天)、福州(晚5天)、青島(晚7天)、蘭州(晚8天)、銀川(晚8天)、烏魯木齊(晚6天)等城市的秋季也比之前晚了5天至9天。長春和南寧晚了3天。
據合肥市氣象臺的數據表明,今年9月10日到22日合肥市平均氣溫為25.6℃,較常年同期偏高2.5℃。往年,合肥市入秋時間為9月27日。
氣象專家介紹,在氣象上,秋季的劃分標準是滿足日平均氣溫或滑動平均氣溫小于22℃且大于或等于10℃。當常年滑動平均氣溫序列連續5天小于22℃,則以其所對應的常年氣溫序列中第一個小于22℃的日期就是秋季的起始日。
有氣象專家表示,入秋時間推遲與氣候變暖關系密切。在全球氣候變暖的大背景下,各地氣溫逐漸升高已經成為一個不爭事實,并影響到農業生產、社會經濟和人們的日常生活。氣溫升高,必然對以平均氣溫來衡量的氣候季節產生影響。
夏冬月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