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北京時間9月17日13時30分許,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反推發(fā)動機成功點火后,安全降落在東風著陸場預定區(qū)域。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船三名航天員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順利返回地球,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任務取得圓滿成功!在返回、著陸過程中,由位于合肥的中國電科38所自主研制的“Ka頻段中繼衛(wèi)星通信設備”,在保障現(xiàn)場的搜救通信工作起到了關鍵性作用,“點亮”了神舟十二號回家的路。
央視直播截圖
返回艙著陸后,空中直升機搜索分隊隨即飛抵著陸點附近,其后地面各搜索分隊相繼到達現(xiàn)場,隨著開艙手打開艙門,三位航天員相繼順利出艙,回到祖國大地懷抱,至此本次神舟十二號載人飛行返回艙搜救回收任務圓滿完成。
作為主要通訊設備參與搜救通信保障任務,“Ka頻段中繼衛(wèi)星通信設備”充分發(fā)揮傳輸距離長、帶寬寬、機動性強等優(yōu)勢,保證了著陸場與北京任務指控中心兩地之間實時視頻高清圖像和多路語音信號的不間斷傳輸。全程直播三位航天員回家之路,使得指揮中心的領導專家可以實時掌握著陸實況,同時現(xiàn)場傳回的高清圖像,也讓億萬中國觀眾清晰地觀看到了飛船成功降落在著陸場的激動時刻。
當天,正在著陸場現(xiàn)場參與搜救任務、來自天地信息網絡研究院的工程師胡軍告訴新安晚報 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Ka頻段中繼衛(wèi)星通信設備”是以飛行狀態(tài)中的直升機為平臺進行工作,集合先進的終端天線技術,旋翼遮蔽檢測技術等一體,解決了直升機動中跟蹤、旋翼旋轉對信號遮擋等技術難題。“它保證了著陸現(xiàn)場音頻、視頻信號流暢、遠距離地傳輸,擔當神舟十二號返航的主要通信任務可謂‘當仁不讓’”。
其實,“Ka頻段中繼衛(wèi)星通信設備”已經是著陸場上的一位“老兵”。早在2011年5月,它就“點亮”了神舟八號回家之路,并構建了我國著陸場天地一體、遠程連續(xù)搜索通信系統(tǒng)。同時,該套衛(wèi)星通信設備已經先后圓滿完成嫦娥、神舟系列等多次重大的航天通信搜救保障任務,并成功指引搜救工作做到“艙落人到”,確保了航天員和返回艙的絕對安全,是搜救現(xiàn)場衛(wèi)星通信傳輸速率最高的設備。
陳永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陳牧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