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另类第一区,国产精品久久中文,在线中文字幕视频观看,伊人久久久大香线蕉综合直播

拍照、剪報,77歲退休老人留下獨特“合肥記憶”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77歲的王永祥老家在安徽壽縣,喜好攝影拍照。1979年他從部隊退伍轉業來到合肥,從事醫藥監管工作。2005年退休后,他走遍合肥大街小巷用鏡頭記錄,購買報紙刊物,剪貼裝訂成冊,記錄下城市的變遷,留下了珍貴、獨特的“合肥記憶”。9月12日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探訪了這位老人。

遺憾|當兵寄回家的材料遺失,讓他熱衷于收集資料

王永祥1945年10月出生于壽縣雙廟集,1964年12月參軍到東北遼寧海城。從部隊打字員、報幕員,再到提干,1979年從部隊轉業至合肥,從事醫藥監管工作直到2005年退休。

談起自己注重積累資料和照片的原因,王永祥解釋,1969時,他把在部隊寫的日記,拍的照片,獲得的五好戰士獎章、證書、技術能手獎章等榮譽,都寄回農村老家了。“我家在農村。但所有這些材料、檔案都沒了,真是太可惜了。”后來,王永祥只在妹妹家找到自己以前寄回家的兩張照片。

從那時起,王永祥心里在想,“要在以后的工作時,要做好資料的收集和保存。”1979年,當王永祥退伍轉業到合肥,才真正按照所想的去做,在單位負責內勤、秘書、檔案等工作,做好對資料的收集和保存工作。

“我收集最早一張報紙是1959年9月21日的《中國青年報》,收集的最早的雜志是1956年的《大眾電影》雜志。”王永祥說。

王永祥和他的“光榮在黨50年紀念章”。

工作中,王永祥養成了愛好剪報、攝影留存資料的習慣。退休后他的材料收集熱度不減,并裝訂成本,現收集有照片38本,報紙剪報183本。

1983年,王永祥由于在檔案工作恢復整頓中做出的顯著的成績,被安徽省人民政府授予先進個人的光榮稱號。

往事|故土難忘,多次回壽縣老家采風

9月12日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來到王永祥位于合肥望江東路太陽島花園的寓所。王永祥的書房干凈整潔明亮,擺放著幾個書柜,里面放著人物傳記、軍事、文史、修志等書籍。書房有一面白墻,王永祥準備和老伴設計成照片墻。

據介紹,王永祥的爺爺、父親解放前在壽縣縣城里以做衣服為生,后因日本侵占壽縣縣城,跑到壽縣雙廟集。王永祥1945年10月出生于壽縣雙廟集。王永祥的老伴徐佩玉老家也在壽縣,母校都是瓦埠中學。故土難忘,退休后,王永祥和家人多次前往老家壽縣采風拍照。

王永祥拍下的壽縣照片。

翻開一冊壽縣的攝影集,照片包括壽縣縣政府、老縣衙、招待所、城西湖、壽縣東門、壽縣一中、二中、壽縣城墻等照片記憶。“這些拍的照片,有些場景和建筑現在都沒有了,一些建筑也搬出去了,也有的建筑經過改造變化不一樣了。”

在與老伴認識的瓦埠鎮,王永祥也專門去拍了老街、新街作為對比,并把這些照片,細致地貼在白紙上裝訂成冊,作為對故土、青春歲月的懷念。

勤奮|轉遍合肥大街小巷,曾到駱崗機場搶鏡頭

2005年退休后,合肥的長江路、天鵝湖、大蜀山、衛立煌故居、安徽大學(龍河路校區)校園等地,都有王永祥拍攝的足跡。退休后頭幾年的每個周末,王永祥基本都不在家,外出拍照去了。雖然兒子有車都方便,但他連公共汽車也不坐,從家走到大蜀山能走個來回,沿途拍照采風。

沿著南淝河走到衛立煌故居,“去的時候我是不坐車的,回來很累了才坐車,合肥的大街小巷我基本上都轉了,你看了我的照片就知道我去了哪里。”王永祥自信滿滿地說。

王永祥影集中的安徽大學照片。

王永祥拍攝了7冊關于“合肥記憶”的攝影集。照片包括省委省政府、省軍區等省直機關、合肥包公祠、科學島、女人街、銀河公園、天鵝湖、徽州路、金寨路、壽春路等景點、街道。

在“合肥記憶”第七冊,還收集了合肥的機場、交通站點、航運等照片,“當聽說駱崗機場要搬家了,我趕緊去搶鏡頭。”回憶起這些照片拍攝的過程,王永祥如數家珍地介紹,合肥的三里街機場,駱崗機場,新橋機場,包括少年宮的模型飛機,合肥的汽車站,各個火車站、地鐵站,航運碼頭,他都照下來了。拍過照片后,王永祥前往照相館營業部洗出來,再按照內容收集成冊。

王永祥的剪報。

退休后拍照之余,王永祥還前往大鐘樓的書報攤,搜集了合肥的各類報紙,剪貼收集,與照片歸類,為合肥重要事情和變遷留下圖片、文字材料。“我收集的合肥報紙內容特別多,都分類成本,有關合肥的各方面的報紙已經裝訂成20多本。”王永祥自豪地說。

情懷|正在寫自傳,給子孫留下照片

隨著年齡的增大,王永祥外出拍照少了,但依然繼續做好資料積累工作,給子孫留下照片。“使他們今后沒有遺憾,知道從小什么樣子,長大后什么樣子。”

王永祥和他手寫的自傳。

現如今,王永祥正在寫自傳,自傳有包括“難忘的故鄉”在內的四個大部分,“目前已經寫了近400篇。”年齡大了,他邊想邊寫,“我寫回憶錄,不是每天都寫,有時想好了,一天能寫三篇,有時寫一兩篇,有時不寫。”

王永祥說,他做的資料保存、圖片記憶,以及寫自傳,一個是想要留給后輩記憶,“給子女留下父輩、祖輩一生的經歷,就像家庭的家史一樣。”此外,他還想向人介紹安徽、介紹合肥。“我是安徽人,合肥也是我的第二故鄉,我的文化程度不高,從部隊保家衛國到地方從事藥業工作,要堅持從各方面學習,要有專業知識,養成愛好,熱愛積累,必須擴大知識面。”

余海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許佳 攝影報道

編輯 許大鵬

—— 本文由大皖新聞原創 未經授權不得轉載 ——

相關閱讀

淝河新中心將重現“合肥記憶”

合肥淝河片區綜合改造為老城復興“探路”,數字文創小鎮將深挖本土文化合肥市包河區淝河片區綜合改造,是淝河鎮居民長久以來的一個夢。從去年啟動改造之時起,淝河片區便定下了“一年大突破、兩年大提升、三年大變樣...
評論一下
評論 0人參與,0條評論
還沒有評論,快來搶沙發吧!
最熱評論
最新評論
已有0人參與,點擊查看更多精彩評論

請輸入驗證碼

返回頂部
主站蜘蛛池模板: 伊吾县| 孝义市| 长兴县| 尼勒克县| 尚志市| 香港| 延吉市| 房产| 隆回县| 泽库县| 准格尔旗| 汨罗市| 获嘉县| 顺义区| 惠安县| 赞皇县| 榆树市| 东乡县| 昌吉市| 崇州市| 东兴市| 会同县| 隆化县| 南岸区| 赤壁市| 内丘县| 株洲市| 观塘区| 金华市| 祁门县| 天水市| 新巴尔虎右旗| 荃湾区| 怀来县| 湖口县| 泗阳县| 徐汇区| 周至县| 金沙县| 靖西县| 交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