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8月15日,新華每日電訊刊發《一本侵華日軍日志:在獸性與人性間掙扎》。一冊發黃的戰爭日志中,由當年參戰日軍詳細記載了日軍是如何侵入安徽宿縣和蚌埠等地的。在京安徽籍媒體人桂濤和朋友孟宏聯系新安晚報記者表示,他們對日志進行了初步研究,感覺它是用另一種視角在講述那段歷史,希望能與安徽權威的研究機構一起進一步挖掘研究。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聯系上安徽大學陸發春教授,陸教授表示,像這樣來自日本下層軍官的《陣中日志》比較稀見,有較高的學術研究價值。
陣地日志 詳細記錄宿縣淪陷過程
桂濤,在北京一家媒體工作,平時喜歡研究近現代史,此前就有關于歷史文獻研究的文章發表。前不久,他的一位朋友孟宏在東京的一個拍賣會上拍得了一本厚厚的《陣中日志》。
孟宏和桂濤兩人祖籍都在安徽,平時也都對近現代史非常感興趣,在看到這本《陣中日志》中提到了安徽宿縣、蚌埠等字眼后,兩個人就在一起翻看研究。
日志由棉線縫制、手工粘貼,封面文字均為毛筆手寫,標題為“陣中日志”四個豎排大字,標題右方是“支那事變從軍”,封面左下方為“人見部隊第一機關統中隊 田邊中尉”。桂濤介紹,這本日志從1938年4月17日記至7月30日,為鋼筆手寫原件。內容包括田邊所在部隊在宿縣(今宿州)、蚌埠等地的作戰情況和他個人的所見所感等,正文為鋼筆手寫,還有用彩色鉛筆、鋼筆等繪制的幾十幅作戰草圖。其中提到的戰斗名有徐州會戰和宿縣之戰,而記錄中牽涉的地名更是包括張八嶺、王莊、趙莊、蚌埠、阜陽、淮河、津浦線、劉家莊、陳家莊、葛莊、王家集、淝河、漢河等上百個之多。
桂濤介紹,日志中詳細記載了侵華日軍攻擊宿縣的過程,雙方的部隊駐防、工事布置、火力配置等情況,事無巨細,按照時間節點都做了詳細的記錄,戰事吃緊時,甚至具體到每半小時戰情的變化都一一做了詳細記錄。
桂濤表示,他們經過初步研究發現,這本《陣中日志》是一名叫田邊的中尉的職業行為,對于戰爭史學者,這應該是一部比較珍貴的史料。
桂濤介紹,在研究考證的過程中,他們得到了這冊《陣中日志》的消息也在收藏圈中不脛而走。不久,有人聯系了他們,說要購買收藏這冊《陣中日志》。孟宏和桂濤經過商量,同為安徽籍的兩人一致認為,這冊日志可以從另外一個視角反映那段歷史,應該讓它留在安徽,與權威的研究機構共同研究挖掘其歷史價值比較好。于是,他們就聯系了新安晚報記者。
初步判定:是當年侵華日軍所留
那么這本《陣中日志》反映的是一段怎樣的歷史?它有沒有研究價值呢?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聯系了安徽大學歷史學院陸發春教授。陸教授在看了記者提供的《陣中日志》的照片后表示,從日志中透出的信息來看,可以初步判定這本日志是當時侵華日軍在皖北地區作戰中所留下來的。“日志記載的當年發生戰斗的時間地點,和我們此前掌握的史料都能合得上。”
陸發春教授介紹,安徽是抗日戰爭戰略防御階段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三大戰役外圍戰和狙擊戰重要戰場。這本田邊中尉日文《陣中日志》,記錄了發生在安徽皖北地區津浦線南段戰事,時間為1938年4月中旬到7月底。這個時間段正是臺兒莊大捷后,作為徐州會戰后期的津浦線南段蚌埠、蒙城、宿縣保衛戰等戰事發生。中方雖然基本實現了既定戰役目標,但是損失慘重。
參加徐州會戰的是侵華日軍華北方面軍與華中派遣軍,在戰場上非常兇悍。1938年5月15日侵華日軍吉住良輔第九師團第十八旅團與藤田進的第三師團在宿縣城南大營集會合后,以井書宣時第十八旅團為主力部隊向宿縣縣城進犯。對于這冊《陣中日志》中提到的“人見部隊”,陸教授進一步查閱資料考證得出初步結論,依據目前史料,大體能確定日記主人田邊是侵華日軍第九師團屬下,是否能說就是其中步兵19聯隊人見秀三大佐屬下或是后來做過關東軍135師團長的人見與一部下,則需要全面閱讀日志后再下結論。
陸教授介紹,當時戰況異常激烈。國民黨正面戰場作戰的第二十一集團軍第七軍第一七一師師長楊俊昌指揮名義上2個團隊伍在宿縣縣城防御作戰,僅堅守一天,在發生較大損失后即率部隊撤出,隨后宿縣淪陷。楊俊昌因為未能完成堅守三天掩護第五戰區司令長官部順利南撤任務,差點被蔣介石下令槍斃,后依軍法判處10年期監禁。
陸教授表示,對戰場狀況的評判需要大量史料支撐和佐證,甚至牽涉到對作戰部隊及其戰場軍官的歷史判定。
研究價值:比較少見,彌足珍貴
而對于在抗日戰爭階段安徽處于什么樣的位置,以及這本《陣中日志》能為這段歷史研究帶來什么?
陸發春教授表示,安徽是抗日戰爭重要戰場。早期抗戰防御階段,安徽是南京保衛戰、徐州會戰和武漢會戰幾大戰役重要外圍戰、狙擊戰的發生地。在戰爭相持和反攻階段,又是抗日游擊根據地堅持抗戰重要堅守地區。中國共產黨領導的新四軍在大江南北鑄就了英勇抗敵的鐵軍精神。安徽抗日戰爭史研究的高質量學術成果有賴于對國內外相關史料的深度挖掘。
過去見得較多的是國內記錄的戰場史料,侵華日軍前線作戰部隊下級軍官戰場日記見得少。此次面世的侵華日軍下級軍官田邊中尉《陣中日記》,及其初步披露的歷史信息,為專題研究發生在1938年徐州會戰后期津浦線南端即安徽皖北地區蚌埠保衛戰、宿縣保衛戰、蕭縣碭山保衛戰等局部戰場的現狀,提供了第一手日方資料,可以從另一個視角全面了解徐州會戰期間皖北地區戰事,提供第一手的戰場狀況史料,進一步復盤侵華日軍在中國犯下的滔天罪行。就學術研究價值來說,彌足珍貴。
夏冬月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明玉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