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一直以來,醫保基金都是老百姓的“看病錢”、“救命錢”,如何堵塞醫保基金監管漏洞,維護醫保基金安全?8月9日,安徽省政府辦公廳印發《關于建立健全醫療保障基金使用監管長效機制的若干意見》。除了加強醫保部門日常監管外,安徽將通過多部門聯合監管、社會力量協同監管、醫藥機構自主監管,以及大數據智能監管等24項舉措,共同守好百姓的“救命錢”。
發現惡劣騙保行為將深挖徹查
在醫保基金日常監管中,醫保醫師管理十分重要。記者了解到,安徽將強化醫保醫師管理,醫保部門應與涉及醫保基金使用的醫護人員簽訂服務協議,將監管對象由醫療機構延伸至醫護人員。推行醫保醫師積分管理制度,根據醫保違規行為性質扣減相應積分,扣完年度積分即暫停其醫保醫師資格。
同時,在全覆蓋檢查的基礎上,開展飛行檢查。針對智能監控、數據篩查和投訴舉報反映醫保基金可能存在安全風險的情況,開展突擊檢查。為了防止人情干擾,每年還要組織異地交叉互查。
如果發現醫療機構存在“假病人、假病情、假票據”等惡劣騙保行為的,盯住不放、全面起底、深挖徹查。
探索長三角異地就醫協同監管
守護醫保基金安全,不能僅靠一方力量。據介紹,在部門聯合監管方面,安徽將充分利用江淮大數據中心平臺,加強部門間信息共享。積極推進戶籍信息、死亡信息、參保信息、離退休信息、征繳信息、防止返貧致貧監測對象信息等數據歸集匯聚和互聯互通,堵住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醫保基金監管漏洞。
同時,開展醫保基金監管信用體系建設,圍繞醫保法律法規和政策落實情況、醫保基金管理制度建立執行情況、醫保基金規范使用情況等,對醫保經辦機構、定點醫藥機構和參保人開展信用評價,依法依規實施守信激勵和失信懲戒。
在異地就醫監管,特別是省外就醫方面,我省還將探索推動建立長三角地區異地就醫協同監管體制和運行機制,加強信息共享,統一標準,開展聯審互查。
每一筆醫保費用都有大數據監管
大數據時代,守護醫保基金安全也將插上科技的“翅膀”。據介紹,安徽將建立統一的醫保智能監控系統,推廣視頻監控、生物特征識別等技術應用。開展藥品、醫用耗材進銷存實時監管,隨時掌握使用數量并與醫保結算數據進行核對。通過智能監控系統的不斷完善,實現醫保基金使用事前、事中和事后全流程監管。
此外,安徽還將實行大數據篩查監管,打通醫保信息系統和醫藥機構信息系統,實現互聯互通和實時數據傳輸,隨時掌握定點醫藥機構診療服務行為原始數據,通過智能審核模塊對每一筆醫保支付費用進行全面審核。
朱夢婕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吳碧琦
編輯: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