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8月3日,安徽省疾控中心發出提醒,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溺水發生的高危地點不同,家長們除了關心孩子們的作業,還需加強看護和教育,避免兒童接近危險水域,預防溺水。
溺水是我國兒童意外傷害死亡的第一位原因。有效看護的核心三點是要做到專心、不間斷和近距離。不要分心做其他事情,比如說自己看書、玩手機、接電話、與他人聊天等,因為溺水發生的過程十分迅速,并且隨時可能發生,一旦發生,結果往往是致命的。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年齡段的兒童溺水發生的高危地點不同。4歲以下小兒童的溺水高發地點主要為家中蓄水容器,比如說室內的臉盆、水缸及浴盆等等。5-9歲兒童的溺水高發地點可能會涉及到戶外,比如水渠、池塘和水庫等。10歲以上兒童活動范圍更大,主要為池塘、湖泊和江河等。一些管理不規范的泳池和戲水場所也是兒童溺水的高發地點。
專家提醒,這些行為對兒童來說都是非常危險的:水邊玩耍或游泳;嘗試跳水、打鬧、潛水等冒險行為;高估自己的游泳能力;溺水后缺乏自救能力;沒有救助其他溺水者的能力卻貿然下水救人等。
兒童游泳時,要由有救護能力的成人帶領或有組織地進行,不要單獨下水。最好選擇在正規游泳場所游泳,并學習游泳自救常識。下水前,應認真做準備活動,以免下水后發生肌肉痙攣等問題。水中活動時,要避免打鬧、跳水等危險行為,如有不適應立即呼救。家長帶領兒童進行水上活動時,應有專職救生員的全程監護,并為兒童配備合格的漂浮設備。不到池塘、河流、湖泊水庫等開放性水域游泳、戲水。發現有人溺水時,應大聲呼救,撥打急救電話,并在保證自身安全的前提下,積極施救。如不具備救助能力,不要貿然下水救人。對于低齡兒童,家長要重點看護。不能將兒童單獨留在衛生間、浴室、開放的水源邊,家中的儲水容器要及時排空或加蓋。
穆玥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葉曉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