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這是一次不一樣的大皖·陽光助學直通車。因為新冠肺炎疫情,8月2日,安徽日報報業集團志愿服務隊新安晚報“新安幫幫團”志愿服務分隊線上走進全椒中學,傾聽他們的勵志陽光故事,助力勵志學子上大學。
安徽省全椒中學是1999年首批被評為安徽省示范高中。近年來學校教育教學水平持續不斷發展,高考成績一直穩居滁州市各省級示范高中前列。每年被“985” “211”等重點院校錄取的有近200人。
這次大皖·陽光助學直通車線上開進全椒中學,我們也收到了勵志學子的報名材料。在他們身上,我們看到了不一樣的勵志故事。
全椒中學副校長經閩也寄語鼓勵學子們,非常感謝新安晚報大皖·陽光助學行動,讓孩子們感受到社會大家庭的溫暖。希望同學們進入大學之后,繼續努力,不負韶華,用奮斗追逐夢想,用拼搏詮釋青春。
人物一
楊文波:逆境中成長,母親離世父親獨扛重擔
查高考分數的那個晚上,來自全椒的楊文波差點叫出聲來。從小是留守兒童的他,在爺爺奶奶的陪伴下長大,而15歲時母親的不幸離世,讓家里的重擔全落在了父親的肩膀上。“家里人對我的學習要求不高,也沒有給我很多壓力,一開始他們覺得我能考上個普通一本就已經很開心了。”說到今年的高考成績,楊文波電話里與記者溝通時,仍有掩不住的激動。
今年高考,楊文波以超過安徽省本科(文科)一批次分數線60分、全省排名2535的成績被武漢理工大學法學類專業錄取。對于這個家庭多有變故的男孩來說,這樣一個成績實在來之不易。
圖為楊文波在家中學習。
“母親離世,今年高考也是對她的告慰”
說起自己的母親,電話那頭楊文波的聲音明顯低落了幾分。母親因病離世,對于當時正上初三的楊文波來說,無疑是晴天霹靂。雖然已經過去三年,但是回憶起那天的情景,楊文波依然記憶深刻。楊文波說,那天父親打電話過來說母親生病時,自己并沒在意,直到第二天早讀下課,爺爺來到學校告訴自己,說母親昨晚去世了。聽到消息時,這個只有15歲的男孩愣在了原地,難以接受和不真實是他當時唯一的感受。
母親葬禮結束后回到學校的那段時間里,難以接受母親離世的楊文波經常會莫名其妙地發呆。好在家人和朋友一直在勸導他,近兩個月后他終于從陰影中走了出來,中考時也正常發揮。
“那段時間會有很多人來安慰我,我自己也需要把心打開才能更好的走出來。”楊文波仍記得五歲時,父母連夜坐火車回家過年,當母親看到桌子上擺著很多書本時顯得特別高興。每每回想起當時母親把自己抱起來夸自己以后要考清華北大的場景,楊文波總覺得十分溫暖,“我媽媽從小就希望我能夠考一個好學校,能夠有一個好的起點,我覺得今年自己的高考成績,也算是一種對我媽媽的告慰。”
“閱讀成了愛好,在書中看到不同人的經歷”
由于姐姐在外地上大學,楊文波也升入高中。本想留在家里照顧孩子的爸爸楊青松迫于生計,只能繼續外出務工。而即使沒人監督,楊文波卻從沒在學習上松懈過。每晚十一點從學校放學后,他總要在家中再學上一會,到高三時他的成績已經能夠穩定在年級前十。
談到有什么學習訣竅時,楊文波坦言,其實自己剛進高中時也比較迷茫。當時的他一門心思想要學理科,但是成績不好,在高一班主任的開導下才改變了想法。“學文科是我高中比較重要的一個轉折點,多虧了老師幫我選擇了一個正確的方向。”憑著一股子專注勁,楊文波給自己每天、每周、每月都制定了詳細的學習計劃,良好的學習習慣和高度的自律讓他在高壓的學習環境中脫穎而出。
除了一份成績單,三年的高中時光里,楊文波還拿到了2020年葉圣陶杯作文全國三等獎等獎項。周末完成了作業后的休息、大考結束后對自己的獎勵,閱讀成了這個男孩生活里消磨時光的工具。王小波、加繆、余華……他的書桌旁擺放著不少老師、朋友贈送的書籍,在書中,楊文波看到了不同時代不同人的獨特的經歷,也給他的成長帶來了更多的啟示。
“自己逐漸長大,希望幫父親分擔壓力”
生活簡樸、有責任心、集體榮譽感特別強,這是楊文波的班主任給他的評價。“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所以這孩子就決心用自己的努力去改變自己的命運,改變家庭的命運。”學校里有不少老師也會找楊文波談心,幫助他申請一些補助。用班主任的話來說,贏得老師們關注的,從來都不是楊文波的家境,而是他自己的不懈努力。
“如果上一個好學校,以后就業方面都會好一些。而且我家里條件不好,如果以后去一些大的城市工作,我想拿一個好一點的文憑,對自己以后的發展都會有一些幫助。”對楊文波來說,在學習生活里家人更多扮演的是一種陪伴的角色,他們力所能及的為自己做好了物質上的支撐,而現在自己逐漸長大,也希望能夠盡快幫父親分擔一些壓力,改變家里的現狀。
“這次高考我有不甘心的地方,也有超常發揮的地方。”看著自己的高考成績,楊文波覺得自己已經盡力了,他想給自己一個肯定,夸夸這些年來一直堅持的自己。暑假里,楊文波也沒有放松,堅持著閱讀的習慣,為升入大學做著準備。
8月3日,楊文波將迎來自己的十八歲生日。他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以后我還要考研深造,讓自己擁有一個更高、更優秀的起點。”
人物二:
鐘方鼎:“學霸”圓夢武漢大學 母親激動地抱住他
“他是一個自強自立的孩子,很少讓我們操心。”8月2日,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聯系上鐘方鼎的媽媽方壽萍時,談到孩子,她的言語中透露著作為一名母親的欣慰。
因為鐘方鼎的爺爺奶奶身體不好,方壽萍平時既要照顧老人,還有照顧孩子,一家人的生活來源都靠鐘方鼎的父親在外打工來維持。理科662分,安徽省排名1106名,鐘方鼎沒有讓父母失望,今年成功被武漢大學錄取。鐘方鼎說,大學是一個新的開始,自己會繼續努力。
一家五口人,父親當保安維持生計
鐘方鼎平時和媽媽方壽萍住在全椒縣南麓農貿市場附近,爺爺奶奶都在全椒老家居住。因為爺爺奶奶身體不好,方壽萍經常兩頭跑,既要照顧老人,又要照顧孩子。鐘方鼎說,父親視力殘疾,只能在外打工當保安維持家庭生計,平時很少回家。
鐘方鼎在家學習。
“爺爺在我讀高二之后得了腦血栓,反應比較遲鈍,有時候神志不清,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緒,奶奶駝背,腰不好。”鐘方鼎說,媽媽沒有找工作,照顧自己和爺爺奶奶。“媽媽這幾年很辛苦,特別是自己上高三后,生活就是圍著我和爺爺奶奶轉。”
高三一年,鐘方鼎沒有住校,都是走讀。他的家距離學校騎電動車需要20分鐘的車程。“只要是下雨下雪等惡劣天氣,早上六點,媽媽就會起床騎車送我去上學。” 鐘方鼎說,從小媽媽對自己的學習很關心,在她看來,學習是改變命運最好的出路。
高考成績查詢,媽媽激動地抱住兒子
今年高考查成績那天,鐘方鼎自己在家用手機查詢成績,他的媽媽也在旁邊。“看到分數的那一刻,媽媽很激動地抱著我說,這么多年的努力沒有白費,這次考得很好,以后還要加油。”
理科662分,安徽省排名1106名,對于這個高考成績,鐘方鼎覺得自己算是正常發揮。鐘方鼎說,高三一年他在班級的平時成績都是前5名,也曾考過第1名。
鐘方鼎告訴記者,他對數學很感興趣,“平時數學成績都是140多分,成績也很穩定,這次高考數學也考了140多分。”雖然對數學很感興趣,但是鐘方鼎其他學科成績也很好。他曾參加過安徽省數學、物理、化學、生物四門學科競賽,都獲得過三等獎。
在媽媽方壽萍眼里,孩子從小都是自強自立的性格。“生活上、學習上都不會讓我們操心。” 方壽萍說,平時自己結合家庭情況,也會鼓勵孩子努力學習,“這次高考成績很好的,我也告訴他大學要繼續努力,不能放松。”
大學是新的開始,還要繼續努力
在鐘方鼎的班主任陸老師看來,鐘方鼎是一個很聰明的學生,領導組織能力比較強。“他各科成績很均衡,每年都會拿獎學金。” 陸老師說,這次鐘方鼎高考成績算是正常發揮,“高中三年我都是他的班主任,他性格比較好,很開朗。”
高考結束后的這個暑假,鐘方鼎也沒有閑著。高考成績出來之后,他就忙著幫親戚家的孩子輔導學習。“這段時間在幫兩名高一學生學習物理和化學。”鐘方鼎說,自己的學習經驗就是上課認真聽講,課下總結,多刷題目,多練習。
對于接下來的大學生活,鐘方鼎也很期待。“我自己對計算機很感興趣,所以綜合選擇報了武漢大學的工科試驗班。” 鐘方鼎說,目前的想法是大學還要繼續努力,“大學是一個新的開始,希望可以取得更高的學歷。”
楊帥 張俊田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