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文科602分,高出安徽省文科一本線42分,這是18歲桐城少年胡澤滔的高考成績;成績優異,憨厚和善,處事得當,這是班級里的胡澤滔;放學到家,放下書包,照顧身患尿毒癥的父親,幫母親分擔家務,這是生活里的胡澤滔。今天的大皖?陽光助學人物,我們一起走近這個向上向善的大男孩兒。
家中遭遇不幸
胡澤滔就讀于安徽省桐城市天城中學。在他的記憶里,父親一直患有嚴重的痛風,發作時關節扭曲,疼痛難忍,難以行動,一家人跑遍各大醫院,花去家中大部分積蓄,卻收效甚微。2019年,他迎來高一生活的尾聲時,父親又被診斷出尿毒癥,健康狀況急劇下滑。
村里原本由父親經營的雜貨店,因此轉手,三口之家失去了主要經濟來源。胡澤滔的母親扛起了養家的擔子,輾轉于農場、工地做工補貼家用。后來,母親接回了雜貨店的生意,代售當地的茶葉、雞蛋糕等產品,但因村里人少需求小,家里仍入不敷出。
“媽媽現在還會出去打零工,每天要干10個小時左右。”母親為了家庭奔波,胡澤滔看在眼里,疼在心里。比起和同學出門玩,他更喜歡在家獨處一室,與書為伴。除了學習看書,他會主動幫母親干家務。
學習一直優異
王華杰老師對這個優秀的學生有很深的印象。高一剛入學時,胡澤滔每次考試都能拿到班上的第一名,各科成績都很突出,沒有一門偏科,還參加過數學競賽。高一結束的文理科分班考試中,胡澤滔也取得了全校第50名的好成績。
高一分科,對歷史很感興趣的胡澤滔,選擇了更喜歡的文科。“因為他數學基礎很好,文科班多數孩子這方面基礎比較薄弱,經常會來問他。“王老師記得,下課總是有同學圍在胡澤滔身邊請教問題,他會一一耐心解答。
高二和高三,胡澤滔都是班長。這個平時內斂的男孩,不僅熱心幫助同學答疑解惑,還多次作為學生代表在家長會發言,學校里的班級活動也會積極組織同學們參加。“總的來說,這個班長還是很盡職盡責的。”在王老師看來,生性安靜的胡澤滔讓人感覺穩重,處理起班級事務有條不紊。
生活依舊向上
王老師回憶,在了解到胡澤滔的家庭變故后,曾擔心他消沉。難得地是,胡澤滔平時表現和學習成績并未出現較大的波動,堅強挺了過來,仍是那個課下耐心幫忙同學,課外積極組織班級活動的大男孩兒。“他還是很樂觀的,即使家里有這種不尋常的情況,還是很向上。”
在母親看來,兒子懂事善良,是個不用操心的孩子,學習和生活,都自己安排得井井有條。母親心疼的是,兒子從來沒有開口要過什么。“有好幾次,我看他衣服穿破了一點,想給他買件新的,可是他堅決不要。”母親印象中,兒子為了節省家中的開銷,總是說東西還能用,不用再買新的。“我也想給他更好的,他這樣都讓我心疼。”這樣的懂事,讓母親半是欣慰,半是愧疚。 在生活的艱難中,一家人互相安慰,彼此溫暖。今年的母親節,細心的胡澤滔偷偷攢了錢,早早買好了一枝花,晚上回家后送給了母親。“兒子抱了我一下,還親了一下,跟我說辛苦了,媽媽,祝你母親節快樂。”胡澤滔的母親哽咽著。
感恩陪伴成長
“高二的時候,他各科綜合成績在學校排第一名,獲得了那年‘桐城市優秀干部’的稱號。“王老師驕傲地說,胡澤滔還曾獲得第二屆天城中學“向上向善”稱號。
當談到老師的關心和照顧,胡澤滔也滿是感激。“有一次我生病了,父母都不在身邊,還是王老師給我買的感冒藥和退燒藥。”知道他平日里特別喜歡看書,老師有時還會送他一些書,讓他帶回家。
目前,胡澤滔還在等待錄取結果。“打算在暑期的前兩個禮拜,跟著母親出個遠門,去親戚家走動走動,分享喜悅。”
對于即將到來的大學生活,他和家人十分期待。“希望他在大學里還能好好學習,好好做人,對他人善良,這個是最重要的。”胡澤滔的母親說。
方檸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趙琳(受訪者供圖)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