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5月22日,甘肅白銀市景泰縣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遭遇極端天氣。截至5月23日早上8點,共搜救接回參賽人員151人,其中8人輕傷,在醫院接受救治。21名參賽人員找到時已失去生命體征。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采訪了一位參賽選手,他向記者講述了那一段驚險的過程。
起跑時就起了大風
5月23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聯系上張小濤時。他正在白銀火車站等待乘車離開,回憶起前一天的經歷,他說“有心理陰影”。
5月22日,河南人張小濤和來自全國各地的一百多名選手,在甘肅省白銀市景泰縣參加黃河石林山地馬拉松百公里越野賽。“我們是上午九點出發的,起跑的時候就是大風。”張小濤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大約一個多小時候后,他們大約在20公里處,開始了一段十多公里的爬升賽段。
“大概是從海拔一千多米上升到兩千多米。”張小濤告訴記者,這一段大約十公里的路程是登山路,車輛無法上去,只有人步行才能上山,雖然在山頂上有一個打卡點,但是因為補給物資無法運上山,并不能提供補給物品。
讓張小濤和選手們沒想到的是,在這一賽段遇到了極端的天氣。“風很大,大概有九級風,還在下凍雨,就是雨里面有冰渣子。”張小濤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他當時應該是第四名,有三個人跑在他前面,距他不到一公里。他穿了T恤和皮膚衣,有選手只穿了短褲背心。當時張小濤身邊還有另外一位選手,“他冷得打哆嗦,我們兩人在風雨中走散了,后來聽說他也遇難了。”
在風雨中,張小濤摔了好幾跤。“最后一次摔倒我就沒有起來,躺在地上風小一些,站起來風很大,會被吹倒。”他告訴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當時他掏出了隨身帶著的救生毯給自己保暖。
昏倒兩小時后被村民救起
在地上昏倒大約兩個多小時后,張小濤被一位村民救了起來,被抬進了附近一個窯洞中。他事后回憶,他倒下的位置大約是在賽段的33公里處。“當時包括我一共有六位選手被救到了窯洞里。我的情況最嚴重的,已經有點昏迷了。”張小濤告訴記者,那個窯洞可能是村民平時放羊時臨時待的地方,那位村民在窯洞里生了火,幫他脫下了身上潮濕的衣服,還有被子把他包了起來,為他取暖,他才逐漸恢復了意識和體溫。
張小濤被一位村民和已經安全的選手抬進窯洞。
窯洞大約在山頂的位置,在身體恢復之后,張小濤和幾位選手,在村民和當地村干部的陪同下,走下山。“當時風雨還比較大,下山也不好走。”張小濤說,他們最終走到了20公里的保障點,在那里被車輛送回了住處。
“回到住的地方后,我一晚上都沒睡覺,有心理陰影。”張小濤說,他已經參加過十多次馬拉松越野比賽,從來沒有遇到過這樣特殊的情況,遭遇極端天氣的那一段登山路是荒山,“樹都沒有,沒有能躲風雨的掩體。”他是第一次參加這個馬拉松百公里越野比賽,他聽參加過之前幾屆比賽的選手說,以前最難的是暴曬,所以他的準備工作主要是為了防曬,沒想到遇到了突然的風雨天氣。
有選手慶幸自己退賽
在一個名為“流落南方”的微信號5月23日發布了一篇名為《黃河石林百公里越野賽到底發生了什么》的文章,作者也參加了這場比賽。張小濤也看到了這篇文章,他說文章中說的情況很真實,作者是參加了比賽的選手。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新聞記者看到,文中介紹,“賽道海拔不低,整體在2000米海拔上下,對于平原生活的選手,這算高海拔了,且出了景區之后,賽道絕大部分都處于無人區;”“521這天的天氣預報,都沒有預報出來第二天的這種極端天氣。”
“過了CP2之后,才是真正的麻煩來臨。首先是逆風,風力已經加大到七八級,雨更密了,風裹挾著雨點打到臉的,像密集的子彈打過來一樣,真疼。眼鏡被雨水糊住,眼睛在強風密雨下也睜不開,只能瞇著縫兒,視線受到嚴重影響。”
“我戴一副無指手套,用登山杖,手凍的受不了,就把登山杖夾在腋下,慢慢往山上走。很快,發現十根手指都沒有感覺了,這是在除東北的冬天外從未發生過的情況。把手指放嘴里含著,感覺含了很久,但手指仍然無感覺,同時覺得舌頭也冰涼了。這個瞬間,我果斷決定退賽,下山。”
“我想我是幸運的,在最后時刻及時做了決定。做決定那一刻,應該是在失溫的邊緣徘徊,處在臨界點上,毫厘之間,下山的時候,已經出現了失溫的癥狀。這樣講,如果我沒及時下撤,接下來可能就是在我毫無提防的情況下,忽然倒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