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5月22日11時30分,青海省政府新聞辦召開青海瑪多“5·22”地震抗震救災新聞發布會,通報最新情況。
據介紹,截至5月22日10時50分,共記錄到余震453次,3級以上余震45次,4級以上余震8次,5級以上余震1次,最大為5.1級。經專家后續會商,綜合判定認為:本次地震為主震-余震型,余震活動水平為6級左右。省地震局現場工作隊將在震區架設10個測震站點,并繼續緊盯震區震情形勢變化趨勢。
經第一輪核查,截至5月22日10時,瑪多、瑪沁縣共有8名群眾受輕傷,有部分群眾房屋和畜棚受損,部分道路、橋梁等不同程度受損。其中,瑪查理鎮(縣城)5人受輕微傷,目前4人已救治出院,1人留院觀察。瑪查理鎮江措村一畜棚倒塌。
西麗高速共玉段K503+600m野馬灘二號大橋塌陷,目前道路已封閉;G214西瀾線K327+200m(距野牛溝20公里)處路面嚴重變形、K492+800m(瑪多縣城往玉樹方向8km)處涵洞拱起、K513+000m至K527+200m(黑河灘)路段路面嚴重開裂,能夠保障基本通行。
瑪沁縣昌麻河鄉有3間民房倒塌,3人被壓現已轉移救治。S219花吉線k87+081m昌麻河大橋坍塌,車輛暫無法通行,養護人員已設置警示牌,正在開展疏通。當洛鄉至優云鄉道路沿線、優云鄉政府所在地400多戶居民斷電,國網公司正在排查搶險。
玉共高速、野馬灘二號大橋塌陷,花久高速昌瑪大橋塌陷,國、省干線嚴重受損變形隆起,正在搶修,玉共、花久高速臨時封閉,省交通部門保通應急預案啟動。電力主線運行正常,局部受損正在搶修。群眾情緒穩定,社會秩序正常。
地震發生后,青海省迅速啟動應急響應,立即投入抗震救災。果洛藏族自治州、玉樹藏族自治州及省應急、民政、紅十字會等部門立即啟動救災機制,及時了解人員受災情況。有關地區、駐地解放軍和武警部隊,以及地震、交通、水利、工信、住建、自然資源、教育、衛健、通信、電力等部門、單位迅速組織開展救援、災情統計、隱患排查和救助工作。省應急管理廳及時向果洛地區緊急調撥23種,共34511件首批應急救災物資。
青海省應急管理廳、青海消防救援總隊救援力量趕赴果洛州瑪多縣地震災區,青海省消防救援總隊集結4支重型救援隊、6支輕型救援隊、169輛消防車775名指戰員赴震區救援。藍天救援隊、心理咨詢研究中心、青海紅星搜救犬隊、綠舟救援中心、青海飛龍航空(直升機)等應急救援力量已完成集結待命,隨時趕赴災區。
下一步,青海省將認真貫徹落實省委省政府、應急部領導指示精神,全力做好抗震救災工作。加強人員和基礎設施隱患排查,搶通供水、供電、供氣等基本生活保障,恢復受災地區正常生產生活。全力做好群眾生活保障和傷員救治,抓好災區疫情防控和社會治安管理。加強會商研判,密切跟蹤研判災情發展態勢,做好監測預警預報,同時做好災情統計及隱患排查,重點是地震影響范圍內的水庫、管網、橋隧、房屋等設施及地質災害隱患的排查,并做好監測,制定好預案,防范次生災害發生,確保人民群眾生命財產安全。視災情發展,組織救援力量和救援裝備接續進入災區,全力搜救被困人員。準確核查統計上報災情,建立工作臺賬,為災后恢復重建提供科學決策依據。
由于消防救援等專業隊伍已趕赴災區,為了保證災區救災工作有序高效,請各社會救援力量不要自行前往,以免增加災區交通等壓力。省應急管理廳將根據救災工作的實際需求,會適時安排社會救援隊伍參與救災救助。
截至5月22日10時30分,海南藏族自治州、果洛藏族自治州消防救援支隊18輛消防車、90名指戰員已抵達震區開展救援。受部分橋梁坍塌和雨雪天氣影響,救援車輛行駛緩慢,總隊全勤指揮部、西寧市、玉樹州、總隊訓練與保障支隊救援力量正在趕赴震區途中,預計12時前陸續抵達震區。
青海消防救援力量堅持人民生命至上原則,爭分奪秒開展地毯式人員搜救。截至10時30分,現場救援力量累計入戶走訪排查750余戶。青海總隊將把全力救助被困群眾作為首要任務,密切關注災情變化,合理調派力量全覆蓋地搜救被困群眾。按照抗震救災指揮部的命令,全力開展人員搜救,確保搜救工作不漏一人。全力做好火災防范工作。深入排查各類隱患問題,加強對災區巡查防控,確保災后“零火災”,全力維護災區社會穩定。積極服務災區群眾生產生活。主動對接相關部門,有序開展排危除險工作,嚴防各類次生災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曹慶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