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電梯發生故障或事故后自動報警,播放音、視頻安撫、指導被困者采取正確的處置措施,無需手機也能進行有效報警……4月5日,記者從安徽省市場監管局了解到,該局發布通知,征求《電梯物聯網應急處置規范》(以下簡稱《規范》)地方標準意見。
在電梯內獨立加裝傳感器
電梯是城市居民“出行第一步,回家最后一程”的唯一垂直交通工具,但由于維保不到位和不文明使用等原因,導致電梯故障率和困人率居高不下。而現有電梯信息化人工坐席接警模式,由于需要乘客帶手機且梯內有信號、救援信息不準確且需層層轉達等原因,導致救援效率較低。
在電梯內獨立加裝傳感器自動感知電梯困人情況并直接通知到救援的物聯網應急處置方式,是提高困人救援效率的有效途徑。為此,相關企業、行業協會、省特種設備檢測院、省質量和標準化研究院等單位聯合編制了《電梯物聯網應急處置規范》。
安裝電梯物聯網系統可智能化定位、監測
電梯突發故障,被困其中卻發現手機沒有信號,只能眼看著梯壁上的救援電話干著急,這可能是最讓人無助的情況。而安裝電梯物聯網終端后,系統將對電梯智能化定位、監測,確定電梯的運行狀態、運行方向、樓層位置、開關門狀態等,出現異常后自動報警。被困乘客也能通過電梯內的物理報警按鍵一鍵報警,在報警之后,電梯內將通過音、視頻等方式對被困人員進行疏導,并引導其采取正確的處置措施。
對于一些加裝視頻監控的場合,還能實現遠程實時查看和困人時視頻錄制的功能。當電梯井道內信號質量差時,系統將進行信號增強或利用網橋進行傳輸,以保障信號傳輸質量。
電梯應急救援響應分為三級
該《規范》對于電梯應急救援作出了詳細的規定,將電梯應急救援響應分為三級,分別由電梯簽約維保單位、電梯應急救援機構和公安、消防等公共救援機構實施。若前一級別響應完成,則不會進入下一級,反之,若沒有在規定時間內回復,電梯物聯網應急處置系統將自動啟動下一級別響應。
同時,《規范》還規定電梯應急處置機構應建立包括電梯制造單位、電梯維保單個特種設備檢驗檢測機構的專業技術人員等構成的外部救援專家庫,在維保單位和電梯應急救援機構無法完成困人救援情況下,可向外部專家尋求技術支持。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星級記者 徐琪琪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