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每日賽前選出16名“選手”,在微信群發送“選手”的視頻、照片,供賭徒群友們下注,買定離手。比賽結束賭徒們根據自己事先下定的“選手”輸贏和購買的股數獲取賠率。只不過這些參賽的“選手”不是人,而是一個個號稱“將軍蟲”的蟋蟀。
近日,蕪湖市弋江警方成功搗毀一起打著“以蟲會友”的幌子,利用網絡平臺直播斗蛐蛐的“蟋蟀”賭場,當場抓獲2名犯罪嫌疑人,現場扣押蟋蟀數百只,涉案賭資金額高達近50萬元。
小區垃圾桶驚現大量蟋蟀尸體
2021年2月中下旬,蕪湖市公安局弋江派出所社區民警在工作中獲悉,南瑞小區部分公共垃圾桶內每隔幾天就會有人丟棄大量蟋蟀的尸體,每次都有幾十只之多。沒幾天,民警就接到群眾舉報,轄區有人疑似利用蟋蟀實施賭博。
接到報警后,民警深入該小區走訪調查,發現一戶人家陽臺外有很多裝蟋蟀的罐子,即使中午室外最高溫度達20度,該戶居民緊閉門窗依然開著空調,種種跡象符合養蟋蟀的特征。民警又走訪附近住戶,得知該戶人家夜間蟋蟀聲此起彼伏,并不時從電子設備內傳來叫好吶喊的聲音。
民警初步斷定該戶涉嫌直播斗蛐蛐的網絡賭博行為,遂進入到各大網絡平臺逐個搜索、重點排查,最終鎖定某直播平臺中一名為“瘋狂的蟋蟀”主播符合有重大嫌疑。
抓獲一個用蟋蟀進行網絡賭博團伙
為了不打草驚蛇,民警臥底于該直播間下,與主播互動交流,經過半個多月的工作,終于取得了該主播的信任,摸清了該團伙內部人員分工、作案規律和方式。
見收網時機成熟,3月25日晚,弋江派出所聯合分局巡防大隊組織精干警力果斷出擊,將利用網絡直播斗蟋蟀進行賭博的犯罪嫌疑人王某、袁某一舉抓獲,現場扣押蟋蟀數百只、網絡直播設備一套。
經初查,嫌疑人王某曾經以網絡出售蟋蟀為業,自去年8月起,王某入駐某直播平臺成了一名“斗蟋蟀”的主播,一時間吸納了幾百名粉絲。王某見“斗蟋蟀”有市場,遂以“以蟲會友”的名義在粉絲中篩選有下注賭博意愿的人,將其拉入自己另外建立的“XX蟲友交流” 微信交流群,并招募袁某作為其助手。
直播“斗蟋蟀” 涉案賭資近50萬
沒多久,該微信群的群友就增至400余人。每天上午10點鐘左右,王某從飼養的蟋蟀中選出16只,分別對其編號后,將每個蟋蟀的視頻展示發布于該微信群,供群內人員參考下注。直播比賽前,王某通過設置定額股金,以每條每人最多3股向賭客們進行拍賣,用微信或者支付寶轉賬的方式收取賭資。
每晚7點半,王某準時在該直播平臺直播當天選定的16只蟋蟀的爭斗情況,決出一二三四名,然后按照事先預定的賠率分別賠付之前下注的賭客,沒有下中的賭注,則全部被該主播收入囊中。截止案發,已查涉案賭資近50萬元。
目前,該二人已被依法刑事拘留,其非法獲利正進一步核算,案件正在進一步偵辦中。
警方提醒:“斗蛐蛐”本是一項古老的娛樂活動,若不涉賭博,不僅觀賞性極高,更有傳統積淀。若以此為賭,這種方式也成為不法分子的斂財工具,不僅損失錢財,更觸犯法律!
賭博行為對社會和家庭危害極大,面對隱蔽性較強的賭博形式,弋江警方將持續加大打擊查處力度。希望廣大市民積極提供相關線索,共同維護良好的社會環境。
任佳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記者 孫芮
編輯 張大為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