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3月22日,記者從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獲悉, 今年,全省1247個老舊小區將改造,目前最新版《安徽省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技術導則》已經下發,為小區改造項目選擇提供官方“規范”。
2021年改造老舊小區1247個
記者了解到,2021年安徽省全省計劃改造老舊小區1247個,涉及戶數277352戶,小區內樓棟數13719棟,建筑面積超過2560萬平方米。今年,重點改造2000年底前建成的老舊小區,統籌改造2005年底前建成的城鎮老舊小區。
相關人士介紹,2021年度改造主要是針對失養失修失管、市政配套設施不完善、社會服務設施不健全、居民改造意愿強烈的住宅小區,包含單棟住宅,也有連片小區。今年的城鎮老舊小區改造應與海綿城市建設、城市有機更新、城市生態保護與修復相結合。同時,統籌開展危險房屋整治,按規定進行分類處理。
設置應急預留空間
根據要求,2021年度老舊小區改造宜見縫插針開辟具有休息、游憩功能的公共空間。推動小區設置應急預留空間,滿足衛生防疫、社區服務等小區管理和基本生活需求。鼓勵打造社區便民生活服務圈,小區附屬設施可向公眾開放、分時共享,解決空間不足困境。
在綠化空間布局優化上,調整喬灌木配比和常綠落葉植物比例,改善居住景觀環境。此外,因空間不足難以保證綠化要求的小區,宜采用立體綠化等方式,改善公共空間景觀環境。
鼓勵有條件小區分時共享泊位
針對停車難的矛盾,在今年的老舊小區改造中,可采用多種形式的停車方式以滿足居民非機動車和機動車的停車需求。
比如,因地制宜設置非機動車車棚。新建車棚不得影響周邊居民住宅通風采光,采用輕型材質建造,色彩與周邊環境協調,并配置充電插座、充氣筒。小區的電瓶車充電場所宜采用在室外獨立設置的車棚,集中充電設施具備定時充電、自動斷電等功能。
結合小區道路交通條件,設置機動車泊車位和生態停車位;整頓修復原有車庫、車位停車功能;增設交通標志;鼓勵有條件的小區向社會分時共享機動車泊位。
增加家庭適老助老呼救系統
隨著城市化快速發展,留在老舊小區內生活的老年人占比逐步升高,因此老舊小區“適老化”改造越來越受重視。
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指出,“適老化” 改造應符合老年人生理和心理特征,宜通過置換、改建等方式,配套建設社區居家養老服務設施。小區可增加居民家庭適老助老呼救系統。有條件的小區,結合改造,為住戶提供遠程呼救設備安裝條件。
根據住房樓宇實際條件,對小區公共建筑、住宅樓的室內外高差進行改造,對建筑入口進行無障礙設計。小區公共建筑走道、住宅公共走廊宜增設扶手。
生態綠籬代替圍墻進行連片改造
今年,安徽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要求由街道(鄉鎮) 牽頭,加快推進老舊小區連片改造試點,優先考慮居民改造意愿強、參與積極性高的小區,協同制定改造方案。
將片區內有共同改造需求的獨棟、零星、分散樓房和老舊小區進行歸并整合;鼓勵對片區內距離相近或相連的老舊小區打破空間分割,實施集中連片整體改造。鼓勵擬改造老舊小區與城市建設、舊城改造、棚戶區改造等項目捆綁打包,進行跨片區組合改造。
連片改造應注重維護城市傳統風貌特色、地域特征和傳統街巷肌理,增強片區聯系,相鄰小區間的圍個)有條件的宜采用生態綠籬進行替代;注重老舊小區引導牌、道路引導指示牌、門牌等標識系統整體改造,以增加小區的空間感受,提升居民交往連通性。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星級記者 徐琪琪
編輯:陶娜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