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訊 “3·15”就在您身邊!凝聚全社會力量,營造安全、放心、便利消費環境,安徽省及六安市消保委提醒您,科學文明消費,依法理性維權。
產品“三包”應了解,懂法用法護權益。消費者要了解掌握相關消保法律法規、產品三包規定等,努力掌握所需商品或服務的知識和使用技能,正確使用商品,提高自我保護意識。
商品“身份證”要細閱,品質消費擦亮眼。選購商品時看清商品合格證明、成份產地等信息,主動拒絕“三無”“假冒”產品。
老年保健多警惕,不實承諾別輕信。保健品”不能代替藥品,切勿貪圖小便宜,落入“會銷”等陷阱。
未成年人消費重安全,教育引導不可少。學校周邊、文化游樂場所成為未成年人消費問題多發地,未成年人直播打賞、網游充值大額消費要防范,避免盲目、炫耀、不安全的消費行為影響健康成長。
預付消費須三思,失約縮水要防范。謹慎辦理大額預付卡,注意核實經營者資質等信息。簽訂書面協議,拒絕不公平格式條款。
網上購物需謹慎,正規平臺有保障。謹慎選擇交易平臺和經營主體,避免私下交易,直播帶貨防“貨不對板”。注意保存電子票據和記錄,收貨時仔細核對,保護個人信息,防電信詐騙。
商家促銷防陷阱,理性購物避套路。面對促銷,要保持理性、貨比三家,全面了解促銷手段中設置的附加條件,如使用范圍、使用方式和期限等,謹防虛假打折、虛假抽獎。
定金不可隨意交,事后追討難上難。定金具有擔保性質和“懲罰性”,消費者要對交易事項有充分了解,慎下訂單。
購物消費應索票,事后維權有憑據。消費合同約定要清晰、明確,合同、票據是消費糾紛產生時重要的維權憑證。
消費維權有五招,合法途徑要記牢。發生消費者權益爭議,可以通過下列途徑解決:與經營者協商和解;請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或者依法成立的其他調解組織調解;向有關行政部門投訴;根據與經營者達成的仲裁協議提請仲裁機構仲裁;向人民法院提起訴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新聞星級記者 徐琪琪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