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18日,記者綜合黃山市各方面數據發現,在剛剛過去的春節假期,黃山市旅游行業受就地過年、疫情防控下非必要不出省等影響,中長途旅游遇冷。市民及周邊地區的短途游很火,催生了歙縣賣花漁村等一批網紅景點。
據黃山高鐵北站消息,春節七天,黃山高鐵北站共運送旅客36694人次,其中上車19673人次,下車17201人次,較去年同期下降18.11%。在今年春節期間疫情形勢明顯不如去年同期的情況下,通過高鐵往返黃山的旅客人數,卻比去年同期有明顯減少。有相當部分人是通過自駕、飛機等其他交通方式往返。
但總體上看,今年黃山外來人員形成的人氣不如去年。這種情況下,中長途區域來黃山旅游,受到了明顯影響。長假期間,黃山市旅游以本地人、省內等周邊地區為主。
2月17日下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在黃山市徽州區謝裕大茶博園看到,偌大的停車場停滿的車,來來往往的市民非常多,大多帶著孩子或情侶、家人出游。茶博園的小黃龍、喊泉等游樂項目,擠滿了人。特別是彩色滑道項目備受市民歡迎,工作人員稱景區一天要接待數千人。
長假期間,歙縣賣花漁村、休寧金佛山等賞花類景區人氣爆棚,屯溪黎陽街區等傳統景點節目不斷,西遞宏村、黃山風景區等傳統景區因各項優惠政策也吸引了大量客流。
據了解,節日期間,黃山市共接待游客177.5萬人次、同比去年春節假期增長30倍(2020年僅開放前2天,較2019年恢復61%),旅游總收入8.6億元,同比增長32倍。
這個春節的旅游形勢,給黃山市涉旅從業者帶來了新思考。有業內人士稱,今后,需要更精準、科學的做好疫情防控,既不大意,也不恐慌與過度反應;需要更好更多的旅游業態吸引省內、市內客源,需要在準確把握國內疫情防控形勢下,適時規范地吸引省外及周邊旅游客源。
傳統景區及新型景區在旅游業態上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相對來說,體驗型的、輕松休閑并有參與感的旅游項目更受歡迎,針對中青年、老年、兒童等不同目標客源,應該有不同的旅游項目。旅游商業的服務,涉旅商品及旅游消費產品,在價格、品相(口味)等上應該有更強的競爭力,服務更規范,這些產品也應該能讓本地市民接受。大眾化的消費才有更大的市場。
因為疫情防控常態化的需要,今后,自駕游極可能會進一步成為主流出游方式,旅游為主的地區和景區在做好游客服務上,也還有很多的事要做。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攝影報道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