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清晨,打開手機外賣APP一鍵下單早餐,掃二維碼騎共享單車去上班;工作時,打開在線辦公APP進行遠程交流;午休時,在電商APP上購置生活所需;晚上,通過刷新聞客戶端獲取最新資訊……隨著移動互聯(lián)網的快速發(fā)展,各種手機應用軟件(簡稱手機APP)爆發(fā)式增長。1月28日,安徽省人大代表趙靜茹提出,希望網信、公安、市場監(jiān)管部門等相關主體單位要加強關于手機APP過度采集用戶信息安全防范意識的教育等。
不少APP涉嫌“越界”過度收集個人信息
“目前,我國市場化運營的手機APP超過1700萬個,普遍存在過度收集個人信息的問題,給用戶和國家安全留有不穩(wěn)定因素和隱患,需引起高度重視。”省人大代表、安徽小馬創(chuàng)意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總經理趙靜茹提出,當前,很多手機APP在超出產品功能目的范圍之外大量收集用戶個人信息,有的甚至是在未明確告知用戶的情況下私自收集。
根據(jù)中消協(xié)發(fā)布的《100款APP個人信息收集與隱私政策測評報告》顯示,超九成APP涉嫌“越界”過度收集個人信息,位置信息、通訊錄信息和手機號碼是收集的重點內容;部分APP還涉嫌過度收集個人財產、生物識別等敏感信息, 輕則給日常生活帶來騷擾,重則還會引發(fā)詐騙、勒索等后果,將給用戶個人甚至國家經濟安全埋下隱患。
用戶在網上就成了“透明人”
趙靜茹認為,手機APP過度采集和非法使用用戶個人信息將帶來用戶隱私數(shù)據(jù)泄露的多重風險。一方面,手機APP開發(fā)商的安全防范技術與管理機制參差不齊,在面臨網絡攻擊、黑客竊取、內部人員泄露等內外多重風險的情況下難以確保信息安全。另一方面,相關監(jiān)管規(guī)制和行業(yè)自律的缺失,導致個人信息買賣、網絡電信詐騙等亂象頻出,不僅侵擾網絡空間良性秩序,同時帶來諸多社會問題。此外,部分APP在用戶注銷、卸載后并不刪除留存的用戶信息和歷史信息,由此將帶來用戶信息二次泄露的風險。
“在不必要的情況下,一些手機APP要求獲取用戶隱私權限,采集用戶個人身份信息、賬戶信息、常用設備信息、位置信息等。”趙靜茹稱,負責手機APP運營的軟件公司、應用服務商和購物網站等,利用采集到的海量用戶信息,進行大數(shù)據(jù)分析,分析用戶的上網時間、地點等上網習慣,分析用戶的網頁瀏覽記錄和購物情況,用戶在網上就成了“透明人”,嚴重侵犯了公民的隱私權益。
加強用戶信息安全防范意識
針對這種情況,趙靜茹提出,建議網信、公安、市場監(jiān)管部門等相關主體單位要加強關于手機APP過度采集用戶信息安全防范意識的教育。“要加強個人信息安全的宣傳教育,讓用戶自身增強安全意識,對移動終端的安全知識進行基本的了解,比如短信、電話等資源的濫用可能引起惡意吸費,GPS、攝像頭等傳感器資源和WIFI、藍牙、短信、彩信等網絡資源的使用可能會造成隱私泄露等。”趙靜茹稱,相關部門可以告知用戶關閉手機APP的隱私使用權限,尤其是涉及到個人隱私且與APP功能無關的最好取消授權,比如定位、手機聯(lián)系人、短信等。
趙靜茹還提倡用戶盡量從正規(guī)渠道下載手機APP,要特別注意一些網頁推薦、微信轉發(fā)、廣告鏈接的手機APP,不要隨意下載一些來歷不明的山寨APP,以防落入欺詐陷阱。
明確監(jiān)督管理單位分工職責
“希望相關部門能明確監(jiān)督管理單位分工職責,從手機APP上架審核到運營過程實施全監(jiān)管。”趙靜茹說,建議相關部門通過APP備案管理系統(tǒng)的建設,完成對各屬地APP企業(yè)的備案登記,利用APP信息審核、風險評估、漏報檢測、考核打分等手段,督促各企業(yè)提高自身APP的安全強度,規(guī)范上線應用及市場統(tǒng)一化管理。
同時,相關監(jiān)管單位需要明確分工,對不合規(guī)的應用進行下架管理、整改通知、整改跟蹤、信息復核等管理手段。可針對主流應用市場,進行漏報檢測,提高屬地APP備案管理系統(tǒng)的數(shù)據(jù)完整性。“還可以建立APP備案打分機制,規(guī)范上線應用的審核標準,預留信息整合接口,為將來全國APP備案信息的互通做好準備。”
加強立法工作的推進、強化懲戒措施力度
趙靜茹建議相關部門要加強立法工作的推進以及強化懲戒措施力度。“對于那些違規(guī)收集信息、拒不整改的市場主體,網信、工信、公安、市場監(jiān)管等相關單位要加大懲戒力度,保持嚴懲嚴打,形成高壓態(tài)勢,切斷網絡犯罪的利益鏈條,落實保護公民信息安全的法律法規(guī)。”趙靜茹坦言,立法單位要加快個人信息保護立法,明確并細化手機APP運營者的責任義務,確定手機APP實名制的范圍和方式,避免信息采集主體過多、實名登記事項。
趙靜茹還建議相關監(jiān)管機構也要暢通監(jiān)督渠道,提升用戶信息保護的意識和能力。無論是APP的開發(fā)者、運營商,還是應用分發(fā)平臺,都應該認識到信息保護的重要,把好產品的合規(guī)檢測、資質審核、合法驗收等關口。“社會各方共同努力、共同參與治理、肩負起應有職責,才能扎牢信息安全的籬笆。”趙靜茹說。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葉曉 項磊 劉旸 姚一鳴 吳碧琦 余康生 徐琪琪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