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隨著垃圾分類工作的不斷加強,廚余垃圾的產生量開始大幅增加,而處理設施嚴重短缺,致使城市餐廚垃圾“圍城”現象日益嚴重,影響了城市環境和居民生活。1月27日,在安徽省政協十二屆四次會議上,省政協委員孟行健對此“支招”,他建議要大力發展垃圾分類處理相關產業,并推進餐廚垃圾就地資源化再利用。
安徽省政協委員孟行健。
“隨著建設用地指標嚴控,城市集中建設的餐廚垃圾處理廠立項周期不斷延長,現有設施處理能力嚴重不足,加之原來餐廚垃圾分散式運輸至各養豬場的行為被嚴令杜絕,致使城市餐廚垃圾處理成為難題。”孟行健表示,餐廚垃圾處理產業化發展不夠充分,當前我省餐廚垃圾處理龍頭企業不多、產業鏈不強,相關產業還沒有形成規模,難以搶占餐廚垃圾處理市場。
對此,孟行健建議,首先大力發展垃圾分類處理相關產業。“充分發揮我省在餐廚垃圾處理和無害化利用等方面技術優勢和行業標準制定優勢,加快布局餐廚垃圾處理先進設備制造基地,支持龍頭企業做大做強,推動形成產業集聚效應,打造全國品牌。”
其次,大力推進餐廚垃圾就地資源化再利用。堅持試點先行,逐步推開的原則,在基礎條件相對成熟的地市如合肥、銅陵先行試點餐廚垃圾就地資源化再利用,在行政、企事業單位、學校、醫院等因地制宜放置餐廚垃圾就地處理機就地資源化處理,避免從收集到運輸再到處理帶來的環境污染和費用浪費。同時,積極總結經驗,探索成熟的運作模式,逐步規模化推廣。
倪致遠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劉旸
編輯 許大鵬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