凡本報記者署名文字、圖片,版權均屬新安晚報所有。任何媒體、網站或個人,未經授權不得轉載、鏈接、轉貼或以其他方式復制發表;已授權的媒體、網站,在使用時必須注明 “來源:新安晚報或安徽網”,違者將依法追究法律責任。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1月20日,安徽省政府召開新聞發布會,介紹安徽省“十三五”期間交通運輸發展主要成就。
新橋機場跨入旅客吞吐量“千萬級”大型機場行列
截至2019年底,全省公路總里程達21.8萬公里,居全國第8位。“十三五”期間,累計開工37條高速公路,建成12條共631公里,合寧、合安、合蕪等高速公路實現八車道通車。淮南、六安、馬鞍山、安慶4市實現省會到市一級公路連接,合肥、淮北、宿州、阜陽、淮南、蕪湖、馬鞍山、銅陵8市實現市到所轄縣一級公路連接。
“十三五”期間,引江濟淮航運工程加速實施,合裕線、蕪申運河等高等級航道建設基本完成,高等級航道總里程達1623公里,158個非法碼頭、990個無證經營碼頭完成整治。千噸級、5000 噸級及以上泊位數占比分別由“十二五”末的39.1%、11%增加至52%、17.8%。
據了解,全省民航旅客吞吐量、貨郵吞吐量及通航飛行小時年均增速分別為16.85%、14.09%、41.4%,均高于全國平均水平,合肥新橋機場2018年成功跨入旅客吞吐量“千萬級”大型機場行列。
提前完成具備條件建制村“兩通”目標
2016-2020年,我省支持貧困地區實施12個高速公路項目、128個普通國省干線公路項目,實現縣城二級及以上公路全覆蓋,高速公路即將實現“縣縣通”。全省新改建農村公路12.7萬公里,31個貧困縣占比58%,提前一年完成國家下達的具備條件建制村100%通硬化路、100%通客車的兜底性目標。
目前,我省城鄉道路客運發展水平4A級及以上等級的縣比例達到98.4%,所有鄉鎮99.9%建制村通客車,新能源公交車大力推廣,智能化信息化技術的應用也提升了乘車體驗。
此外,我省加快推進縣鄉村三級農村物流網絡體系建設,“城貨下鄉、山貨進城、電商進村、快遞入戶”雙向運輸服務進一步打通,并大力推進村村通客車。目前,成功打造碭山酥梨等郵政助農千萬級扶貧農產品和亳州花草茶等4個快遞服務現代農業金牌項目,總項目數位居全國第一。
合肥與長三角8個城市實現地鐵乘車“一碼通行”
我省13條省際毗鄰地區公交客運線路相繼開通,合肥與長三角8個城市實現地鐵乘車“一碼通行”,道路運輸證等5類電子證照數據實現“長三角”地區證照互享。
省交通運輸廳廳長章義表示,我省已實現“市市通高鐵”,合肥至新沂鐵路加快建設,揚馬等城際鐵路先后開建,沿江高鐵上海-合肥段前期工作加快推進,合肥“米字型”高鐵網絡基本形成,與上海、南京、杭州等城市間基本實現鐵路客運公交化運行、2小時快速通達。
在公路方面, 推動泗洪至許昌、宿州至揚州、徐州至明光、蕪湖至雁翅、濟南至祁門碭山段等5條高速公路先后貫通,高淳至宣城、溧陽至寧德高速江蘇段,臨金高速臨安至建德段,來六高速、蚌埠至泗洪高速、黃千高速等6個項目加快建設,申嘉湖西延安徽段即將開工。
我省網約車雙合規訂單率居全國前列
記者了解到,全省經認定的網絡貨運平臺43家,在我省設立分公司的省外網絡貨運企業8家,全省93%縣城建立物流配送中心,80%鄉鎮建立綜合運輸服務站,86%建制村建立物流服務點。
章義表示,目前全省合規的網約車平臺267家、車輛約3.5萬臺、駕駛員約14.9萬人,網約車雙合規訂單率(車輛和駕駛員均合規)位居全國前列,“要堅持鼓勵創新、趨利避害、規范發展和包容審慎,積極推進網約車新業態發展,持續加大網約車行業監管力度。”
此外,26個省界收費站正線改造、711套ETC門架系統、1192條ETC收費車道等關鍵工程建設提前完成,累計發行皖籍ETC套裝用戶389萬,目前我省共有ETC用戶787萬。同時,我省調整實施新的貨車收費模式,由過去的計重收費調整為現在的按車型收費,并實施了一系列差異化收費政策。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見習記者 汪艷 記者 張曉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