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為了促進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營造良好法治環境,8月28日,記者了解到,安徽省委全面依法治省委員會印發《關于加強法治鄉村建設的實施意見》(以下簡稱《實施意見》),提出推動法治鄉村建設11個方面62項措施,明確了安徽法治鄉村建設的“任務書”和“路線圖”,勾勒出江淮法治鄉村建設的新藍圖。
據悉,《實施意見》明確,到2022年,努力實現涉農法規制度更加完善,鄉村公共法律服務體系更加完善,基層執法質量明顯提高,干部群眾尊法學法守法用法的自覺性明顯提高,鄉村治理法治化水平明顯提高的。農村“法律明白人”“法治帶頭人”隊伍建設實現數量和質量雙達標,農村法治文化陣地實現全覆蓋,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建設達到更高水平。到2035年,基本建成法治鄉村。鄉村法治可信賴、權利有保障、義務必履行、道德得遵守,鄉風文明達到新高度,鄉村社會和諧穩定開創新局面,基本實現鄉村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
記者了解到,《實施意見》從完善涉農領域地方立法、規范涉農行政執法、強化鄉村司法保障、加強鄉村法治宣傳教育、完善鄉村公共法律服務、健全鄉村矛盾糾紛調處化解機制、深化平安鄉村建設、推進鄉村依法治理、加強鄉村法治隊伍建設、加快“法治+智慧鄉村”建設、深化法治鄉村示范建設等11個方面,對法治鄉村建設各項工作任務提出具體要求,并逐一落實責任單位,確保按時完成。同時,《實施意見》以附件形式,明確了“安徽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社區)”建設指導標準、命名及動態管理辦法等工作。《實施意見》要求,要落實縣鄉黨政主要負責人履行推進法治建設第一責任人職責,加強組織領導、統籌協調部署,及時研究解決法治鄉村建設中的重大問題。把法治鄉村建設納入區域法治建設總體規劃,納入基層政府績效考核,加強法治鄉村經費保障,推動形成黨委領導、政府實施、部門聯動、社會參與的工作格局。要發揮典型引領示范作用,注重培育、選樹、宣傳法治鄉村建設中的好經驗、好做法,推動法治鄉村建設創新發展,為全省法治鄉村建設營造良好社會氛圍。
管強 彭繼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鐘虹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