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訊 有這樣一群人,他們一身戎裝,哪里有危難,就出現在哪里;脫下戎裝后,他們依然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在危急時刻依然沖鋒在前。他們就是——軍人。連日來,在南淝河大堤大圩段,處處可見這群人的身影。他們中,有部隊官兵,也有基干民兵。他們不懼危險,不言苦累,默默守護一方百姓安全。在“八一”建軍節到來之際,記者走上南淝河大堤,來到大圩基干民兵防汛應急分隊身旁,進行了采訪。
汛情告急,他們迅速集結
7月31日9點多,記者來到南淝河大堤余墩段,雖然距中午還有較長時間,但記者已感覺到天氣很熱。炙熱的陽光下,部隊官兵和大圩基干民兵防汛應急分隊在揚著鐵鍬固堤,揮汗如雨。
退伍軍人蔡超是大圩基干民兵防汛應急分隊的其中一員。蔡超告訴記者,分隊的成員主要是退伍軍人,汛情來臨后,他們響應召喚參與防汛搶險,24小時隨時待命,靈活機動。巡查大堤、保障交通、緊急搶險……哪里有需要,就立刻去哪里。
蔡超今年27歲,2015年退伍,是大圩鎮許貴村人,目前在合肥市區工作。7月18日,雨下得很大,大圩汛情告急。當天早上7點,蔡超接到指令,和隊友們在大圩集結,趕往圩西河大堤防汛搶險,裝沙、裝石子,搬運……身上全部濕透。蔡超說,那天情況緊急,干活必須快,忙的時候沒感覺,忙完才感覺有些“手抖”。
必須堅守,軍人就要往前沖
上周六,大圩基干民兵防汛應急分隊再次接到指令趕往南淝河大堤,此后他們就一直守在大堤,搶險固堤,指揮交通……有時忙完回宿舍剛躺下,又接到新的指令。最長時,連續干了30多個小時。跟鐵鍬“打交道”多了,雖然戴著手套防護,但一些隊員的手還磨出了泡,沾到冷水就疼。出汗太多,手泡得發白。
記者了解到,大圩基干民兵防汛應急分隊的退伍軍人來自不同的行業,大都有自己的工作。29歲的退伍軍人李瑞洋在南斗村村委會工作,平日工作就比較繁忙。自防汛工作開展以來,除搶險應急外,他還參加了南淝河大堤的巡查工作。對自己平日的本職工作,他有時要加班完成。如今,李瑞洋已經多日沒有回家,想念女兒時,休息時他就拿出手機看看視頻?!氨仨殘允?,軍人就要往前沖,大圩也是我的家,我要保住家園?!?/p>
31日下午,大圩基干民兵防汛應急分隊又接到新的任務。雖然天晴了,但他們不敢有任何松懈,南淝河水位至今還在保證水位以上, 大堤長時間浸在水里,也讓他們擔憂。 “我們已經和家人說了,汛情不退,我們不退。”蔡超說。
除了基干民兵,部隊官兵也在守護著大圩百姓的生命和財產安全。自7月22日起,人民子弟兵在大圩鎮集結,分赴南淝河、十五里河、圩西河大堤,支援防汛工作。連日來,他們巡查值守,勸導群眾和社會車輛不要上大堤;他們冒著大雨,頂著烈日,跟險情賽跑,固堤排險……“團結就是力量,這力量是鐵,這力量是鋼……”他們的歌聲,鏗鏘有力,讓人熱血沸騰。
王娟 周平 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翠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