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這幾天,因為南淝河水位上漲,居住在南淝河蜀山區段的數百位群眾,轉移到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宿舍樓。記者今天從蜀山區了解到,安置點的居民被妥善安排生活,確保平安渡汛。
拿了水瓶和幾件衣服就來了
“7月20日,我睡到半夜,社區來敲我的門叫醒了我,我一睜眼,發現家里已經進水了。社區勸我轉移,我和丈夫拿了一個水瓶、幾件衣服就匆匆跟著社區來到了這里?!被叵肽且灰?,王大姐心有余悸。
五里墩街道黨政辦負責人告訴記者,由于河道兩岸小區地勢低洼,及時轉移和安置一層或危舊住房群眾,街道緊急協調了安徽警官職業學院宿舍,作為臨時轉移安置點。街道通過大喇叭循環播放和敲門入戶的方式,通知群眾盡快撤離。當天勸離群眾427戶、1068人。勸離車輛998輛。
安置點是1棟學生宿舍,經過登記和體溫監測后,居民們大多以家庭為單位入住。在206房間,剛參加完中考的李夢迪正在給即將上小學的弟弟讀故事書,他們一家原本住在長豐村五東居民組?!扒皟商煊晗碌奶螅『⒃诩叶己ε?,住到這來安心多了?!眽舻细嬖V記者:“叔叔阿姨把我們照顧的很好,我現在一點也不怕?!?/p>
和夢迪家一起轉移的,還包括南淝河沿岸天一家園,黎陽佳苑,淝濱小區,長豐村五東居民組等小區居住在1樓的居民。截至19日晚,除去自行解決住宿的居民,在集中安置點的居民有227人,安排房間39個。
記者昨天采訪了解到,五里墩街道清溪路社區對安置點群眾實行一日三餐定時配送,社區工作人員24小時輪流值班,并配備有醫護人員,給每位入住居民進行健康檢查。
88歲老人第一次看到這么大雨
“雨都下‘霧’的了,幸虧街道社區及時把我們轉移出來!”魯定華老人最近常把這句話掛在嘴邊。魯老今年88歲,家住自行車廠小區3棟1樓,小區地勢低洼,偶有排水不暢也正常,但她說自己這么大年紀,第一次見到這么大的雨量,“如果不是政府及時趕到,后果不堪設想?!濒斃夏壳芭c2個女兒在街道安排的賓館暫時居住,生活各方面得到妥善照料。
據了解,7月18日凌晨,荷葉地街道對自行車廠宿舍、石油庫宿舍等老舊小區低層住戶共256名受淹群眾進行轉移,除去自行安排住宿的群眾,街道把26名轉移群眾安置在賓館,安排專人24小時對接服務。
魯定華和兩個女兒都居住在安置點?!吧鐓^為我們配送一日三餐,我的大女兒患有高血壓、糖尿病,社區安排醫護人員為她檢查監測,我們在這里非常安心?!?/p>
許貞 詹偉偉 劉曉朦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