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今天從中科院合肥研究院組織的媒體開放日獲悉,“穩態強磁場國家大科學工程”等六項科學島上的研究成果,獲得了2019年安徽省科學技術獎。其中,1項獲科技進步特等獎,3項分別獲得自然科學、技術發明、科技進步一等獎,2項獲自然科學二等獎。另有6項研究院參與完成的成果獲得科技進步一等獎1項、二等獎2項,自然科學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
據介紹,匡光力等人完成的"穩態強磁場國家大科學工程"獲科技進步特等獎,這是安徽省科技獎勵設立以來首次評選出的特等獎成果。據了解,"穩態強磁場國家大科學工程"項目團隊為彌補我國強磁場條件的缺乏,經過多年自主創新,打破國際技術壁壘,建成繼美國之后世界第二臺40萬高斯級混合磁體,建成三臺場強創世界紀錄的水冷磁體,磁體技術被評為國際領先。 項目的建成,使我國穩態強磁場實驗條件從無躍升至世界領先水平。
據了解,建成的裝置已為136家用戶單位2000余項課題提供了實驗條件,產出了一大批具有國際影響力的高水平成果,支撐了我國多學科前沿科學探索。目前,穩態強磁場裝置不僅是中科院合肥大科學中心三大核心裝置之一,更是合肥綜合性國家科學中心建設的關鍵基石之一,已成為國家科技創新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
統計顯示,十三五以來,合肥研究院共獲得安徽省科技獎勵20項,其中重大科技成就獎1項、特等獎1項、一等獎11項、二等獎5項、三等獎1項,科技合作獎1項。
金波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