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7月8日,歙縣縣委、縣政府向社會詳細通報了2020年高考期間突發水情的應急處置情況。
情況通報稱,7月7日凌晨,歙縣遭遇50年一遇的洪澇災害,縣城多處洪水上路、嚴重積水、道路受阻。截至7月7日上午9:00,歙縣考區歙縣中學、歙縣二中2個高考考點大部分考生均未進入考點,高考無法正常開始。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視,省委主要負責同志在歙縣查看災情和考點情況,調度指揮高考工作。經研究并報教育部,歙縣考區原定7月7日語文、數學科目考試延期舉行,7月8日綜合、外語科目考試正常舉行。
一、主要雨情及汛情 一是強度大。歙縣城區處在四條河流匯集處,7月6日22時至7日4時,四條河流上游普降特大暴雨,7日2時到4時,富資河上游許村站降雨101mm、布射河上游黃村站降雨134mm;楊之河上游楊溪站6日22時到7日2時降雨124.5mm;豐樂河上游梅川村6日21時到7日3時降雨135mm。流域多個站點小時雨強超50mm,許村站達51mm,黃村站達66.5mm。 二是來勢猛。降雨量大和小時強降雨導致河水陡然暴漲,城區漁梁水位從7月7日零時30分的113.08米到2時42分,水位上漲1.52米,超警戒水位1米;隨后水位飛速上漲,4時12分水位達115.99米,5時42分水位117.04米,7時48分水位118.03米。直至9時24分,達洪峰水位118.31米,峰值流量5200立方米/秒。據水文部門測算,本次洪水達50年一遇,僅次于1969年的“七五”洪水。
二、應對處置情況
一是靠前指揮調度。7日上午,省委書記李錦斌,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鄧向陽,省委教育工委主要負責同志,(黃山)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到歙縣查看災情和考點情況,召開現場調度會,明確要求安全第一、生命至上,保證考生(包括家長)、考務人員生命安全、保證高考順利進行、盡量保證考場質量和環境。省委教育工委主要負責同志,市政府、軍分區主要負責同志坐鎮歙縣調度指揮,深入歙縣中學、歙縣二中考點,實地查看沿線道路交通和高考應急保障情況,密集召開調度會,研究分析雨情汛情,部署交通應急保障、考點保障、疫情防控等工作。
二是及時應對響應,全力運送考生。7日凌晨2時許,縣委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分管負責同志及主要防汛部門負責人,赴縣防汛指揮部指揮調度。凌晨4時和5時,及時啟動歙縣防汛抗旱預案Ⅲ級和歙縣城區防洪預案Ⅱ級響應命令。全縣出動264人次40輛車和11艘船只轉運考生及考務人員126人。截至7日上午9:30,歙縣中學、歙縣二中2個考點仍有大部分考生和考務人員未能進入考場,導致2個考點未能如期開考。
三是及時發布信息。7日上午,根據省教育招生考試院發布的情況通報,縣委、縣政府及時發布了《致全縣考生及家長一封信》。7日晚上,相繼發布高考汛期應急交通保障線路的公告和高考汛期應急服務保障的公告,及時向考生及家長公布信息,做好思想穩定和安撫工作,回應社會關切。
三、強化服務保障
一是保障考點道路安全暢通。由(黃山)市軍分區會同歙縣縣委成立歙縣高考道路安全通行保障組,對通往歙縣中學、歙縣二中兩個考點的城區必經交通道路進行全面摸排,摸排出地勢高、易通行的道路,做好通行保障預案,針對可能存在的雨情和水勢,采取低洼地段搭建浮橋、兩頭車輛接駁、周圍民兵護送的辦法,確保考生安全順利到達考點參加考試。每個接駁點安排副縣級領導帶隊值守,各安排4輛大客車接駁,并安排2輛小轎車和沖鋒舟應急備用。由縣政府主要負責同志帶隊,深入歙縣中學、歙縣二中考點檢查考點周邊及道路積水情況,做好退水后的垃圾清理、環境整治,以及考點內浸水區域的消殺防疫工作和周邊低洼地段建設圍堰、用電線路排查等工作,確保考場環境安全。
二是做好雨情汛情分析研判。由市縣兩級氣象、水利部門對7月8—9日雨情汛情進行分析研判,密切關注變化情況,做出科學研判,制定應急應對措施,排查隱患并立即連夜加以整改,確保全縣考生按時參加考試。
三是完成備用考點準備工作。選擇城區地勢較高的新安小學作為高考備用考點,周密制定備用考點準備工作方案,提前認真做好考務手冊、考場安排、備用電源等各項準備工作,確保應急備選使用。
四是確保后勤保障服務。7月7日晚,縣教育局進一步完善考點專班工作,由班子成員駐點包保。班主任與考生及家長取得聯系,進一步強調出行及考試注意事項并開展心理疏導與安撫。同時,要求所有考務人員在考場附近食宿。由所在考點學校統一安排,為考生提供免費午餐和臨時休息點。認真梳理所有參加高考考生情況,對不在縣城內居住的考生和監考老師,一律安排到考點周邊賓館住宿,由政府負責食宿。市場監管部門強化檢查檢測,確保食品安全。兩個考點均提供部分上衣、飲用水,增加醫務人員,做到有備無患。
五是嚴明考試相關紀律。落實高考試卷保密保管要求,嚴格落實試卷運送、試卷保密、試卷分發和回收及考試過程試卷安全,確保不發生任何問題。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吳永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