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27日晚,記者從績溪縣森林公安局獲悉,當天傍晚,該縣境內發現一只野生中華穿山甲。據了解,中華穿山甲在2014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名單,危險程度僅次于野外滅絕和滅絕。
績溪縣伏嶺森林派出所周警官告訴記者,5月27日傍晚6時許,他們接到電話,稱路邊發現穿山甲。“他們是外省來績溪務工人員,我們之前也去工地做過宣傳,他們覺得發現的就保護動物,所以打了電話。”
周警官等人迅速趕到現場,發現路邊有一只縮成一團的穿山甲,“有點受傷,可能是從哪掉下來的。”森林公安立刻將穿山甲帶回去,仔細觀察,并小心照料,“喂了水,讓它避光趴著。”周警官等人也迅速與安徽大學生命科學學院副院長張保衛等專家取得聯系,希望采取最科學的處理方式。
張保衛告訴記者,穿山甲非常珍稀,首先要檢查是否受傷,“如果有,要及時進行治療。如果沒有,要盡早放回野外。”
當晚,記者也從省林業局了解到,安徽省林業局已經了解發現野生穿山甲一事,并已經派人進行科學指導。
此次穿山甲救助小組技術指導、龍棲百鳥園園長鄭從容告訴記者,目前已經聯系了宣城野生動物保護站,將穿山甲連夜進行妥善安置,“穿山甲的膽子非常小,最怕驚嚇,所以要找一個安靜的地方首先安置。”鄭從容說,他們也聯系了宣城地區的醫療機構,準備第二天一早給穿山甲做檢查,“主要看有沒有內傷,如果沒有受傷,那就在原產地盡快放生。”
中華穿山甲是國家二級保護動物,但在2014年被國際自然保護聯盟(IUCN)列入瀕危物種紅色名錄中的極危名單,危險程度僅次于野外滅絕和滅絕。2019年,有國外動物保護組織甚至宣布,中華穿山甲已經呈現功能性滅絕狀態。
此次在皖南發現的穿山甲成年個體,說明我省可能還有野生種群存在。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項磊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