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記者今天從安徽省自然資源廳獲悉,合肥高新區合肥移動5G物聯網終端芯片項目數據日前順利錄入,安徽省建設用地智能審批系統首次試運行,人工審核變智能審核,這也讓審批時限也由原先承諾的20個工作日縮減至10個工作日。
據介紹,去年8月,安徽省自然資源廳授權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開展全省建設用地智能審批系統建設試點工作,旨在全面提高建設用地審查效率和精準度,為全省建設用地審批建立智能化、標準化平臺。合肥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構建統一審查標準,打造省市縣一體化審批平臺;同時創新性提出以土地勘測定界報告為基礎,利用“一張圖、一張表”搭建系統框架?!耙粡垐D”即整合土地利用總體規劃、生態保護紅線、永久基本農田、土地利用現狀等大量數據庫等集土地審批、供應、補充、開發等數據庫疊加,共同構建的綜合應用平臺。“一張表”即根據項目審批需要,在土地勘界成果以外提煉、集成的,需要補充錄入的征地中涉及的社保、林地等相關信息。
此次系統的成功試運行,可有效解決當前建設用地審批中存在的數據準確性不高、難以復用、邏輯校驗困難等痛點和難點問題。特別是采用原始勘界數據的導入,自動生成組卷材料,大幅縮短了審批時限,為全省建設項目快速"落地"提供了很好的保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胡霞利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