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月15日晚,合肥馳援武漢的首臺醫廢垃圾焚燒車到達目的地,與車輛同時來到這里的還有一支由5人組成的團隊,包括運營工程師、危廢處置的核心技術骨干等。2月17日,這臺醫廢垃圾焚燒車已處理了約為兩噸醫廢垃圾。據了解,在未來至少一個月的時間里,他們將協助武漢當地處理因新冠肺炎疫情產生的醫療廢棄物。
什么是垃圾焚燒車?這種焚燒車是如何處理醫療廢物的?能夠發揮哪些作用?帶著這些疑問,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聯系到了該團隊的負責人。
出發:
兩路駕駛員“接力”將車開到武漢
徐際華是該團隊的領隊,也是這臺醫廢垃圾焚燒車生產企業的負責人,2月13日,他接到了生態環境部南京環境科學研究所的邀請,希望他們的醫廢垃圾焚燒車可以支援武漢的醫療廢物處理工作。
“我是一個退伍老兵,也是一名黨員,接到邀請的時候,我很快就答應了。”徐際華說,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武漢當地產生了大量的醫療廢物,移動式的垃圾焚燒車便于移動,免去醫療廢物運輸過程中可能產生的二次污染。之后,徐際華迅速召集了一支由5人的團隊,2月15日從合肥出發。
不過,醫廢垃圾焚燒車屬于特種車輛,團隊里并沒有符合資質的駕駛員,為解決這一問題,合肥、武漢兩地生態環境部門各自安排了專門的特種車駕駛員,共同“接力”將這臺醫廢垃圾焚燒車順利開到了武漢。“如果合肥的駕駛員進入了武漢,回來之后要進行至少14天的隔離,存在一些風險,所以車輛在進入武漢之前,武漢市生態環境局安排的駕駛員就在高速上進行了交接。”徐際華說,到達武漢之后,他們直接來到位于武漢市江夏區的長峰醫院,很快就進入了工作狀態。
準備:
處理醫廢垃圾之前要進行詳細勘察
在我國危險廢物共有47類,其中第一類就是醫院臨床廢物。
“在處理醫廢垃圾之前,我們用了將近一天的時間對所在的垃圾存放場地進行勘察,了解醫廢垃圾的種類,不打無準備之仗。”徐際華說,長峰醫院內有一個臨街的超市,疫情發生后,這里被用作醫廢垃圾的臨時存放點,大約100平方,目前,醫廢垃圾焚燒車就停在這里。
徐際華告訴記者,長峰醫院在當地是專門收治疑似病例的醫院,每天產生的醫廢垃圾很多,除此之外還有許多疑似病例的生活垃圾,比如吃剩的飯菜、礦泉水瓶、丟棄的衣物等,都需要及時處理。由于醫廢垃圾焚燒車的投料口大小是固定的,他們還與長峰醫院進行了溝通,明確了醫廢垃圾裝袋的大致規格。
徐際華介紹說,醫廢垃圾焚燒車長達17米,雖然是移動式的垃圾焚燒車,該有的設備和焚燒環節一樣都不少。“我們自主研發的焚燒爐是針對高危垃圾的,比如廢棄的病理切片組織、實驗室的細菌培養器皿等,醫廢垃圾絕對能夠做到無害化處理。”徐際華表示,2月17日,他們處理了長峰醫院近兩噸醫廢垃圾,經過實際檢測,一燃室、二燃室的溫度分別達到997度、1100度,符合國家要求,燃燒后產生的廢氣達標排放,灰渣則由當地生態環境部門進行統一填埋處理。
工作:
身穿雙重防護服 由專人負責“投料”
據了解,在支援武漢之前,這臺醫廢垃圾焚燒車已進行過醫廢處置,以及生活垃圾等連續多日的焚燒工作。“以前進行焚燒的時候,我們的人員防護比較常規,由于疫情期間的特殊性,我們的防護也需要加倍。”徐際華說,為了最大程度地保護好工作人員的健康安全,他們來到武漢之后也同時進行了安全防護培訓。
“我們把現場大致分為醫廢區、油料區、操作區,在進入場地之前,工作人員就要做好防護,場地進行消毒。”徐際華介紹說,一般進行焚燒操作的需要三個人,他們除了穿上整套的防護服,還要多穿一套防化服,護目鏡、口罩、膠靴、手套等也必不可少。具體操作時,其中一名工作人員保持手部干凈,隨時幫助其他人員更換臟污的口罩、護目鏡等;另外的兩個人,一個負責鍵盤操作,一個進行投料指導。“所謂的投料,就是將打包好的醫廢垃圾放入投料口,這項工作由武漢當地協調的4名工作人員進行,我們的技術人員進行投料指導。”徐際華說,焚燒過程完成后還需要再進行一次全面消毒,人員才能離開。
目前,合肥馳援武漢的這臺醫廢垃圾焚燒車日處理能力為3噸,由于這項工作剛開始進行,還有許多細節待完善,徐際華的團隊也在等待武漢當地具體分配給他們的醫廢垃圾焚燒任務。“我們目前所在的長峰醫院是暫時駐地,等任務明確之后,我們就會前往規定的地點進行醫廢垃圾焚燒,同時,我們也根據當地的要求,編寫此次醫廢垃圾處置的操作流程。”徐際華說,根據初步計劃,他們將進行1個月的援助,后期將根據武漢實際需求再確定是否增加車輛和人員。
“生態環境部對我們目前開展的工作也有很高的評價,給了我們很大的信心。”徐際華說,相信有了專業技術團隊的支持,可以加快武漢當地醫廢垃圾處置的進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姚一鳴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