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去年一年安徽的好天氣越來越多,市民在朋友圈曬藍天也越來越多,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羅宏表示,2019年是污染防治攻堅戰承前啟后的關鍵一年,“在全省人民的共同努力下,安徽省污染防治攻堅戰交出了一份滿意的答卷。”
羅宏說,我省的生態環境質量持續改善,“去年全省PM2.5的平均濃度下降到46微克,是監測以來最好的水平,比2015年下降了12.8%;全省的地表水的監測優良比例達到了77.4%,比國家考核要求高了5.7個百分點;長江流域地表水的優良比例達到了85%,是長江監測以來也是最好水平,也是首次實行了全國考核達標。”羅宏說,安徽人民藍天碧水的獲得感和幸福感顯著增強,所以曬藍天白云也多了起來。
我省生態文明體制改革蹄疾步穩,亮點頗多,在互聯網時代,我省也緊跟時代步伐,利用技術信息化的手段來推進智慧環保建設。據羅宏介紹,我省建成了全省生態環境大數據中心,在全省2015個重點污染排污單位實現了自動監控設備數據的安裝、聯網以及運維監管的全覆蓋。“這項工作我們在全國開了先河,特別是運維監管區覆蓋以后,污染排污的問題呈現出斷崖式的下降。”此外,我省還整合了智能環境監管職能,實現了生態環境保護大統一的格局,完成了全省生態環境系統機構改革以及職能的劃轉,全省環境監測監察和執法的推廣改革也基本完成。
2020年中國即將進入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收官之年,生態環境保護也將進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堅戰的決勝階段。羅宏表示,今年要完成污染防治攻堅戰的第一階段的目標任務,確保我省空氣環境質量的指標能達到標準,“這是個非常難啃的硬骨頭,但是我們要堅決把骨頭啃下來。”另外,羅宏也指出,未來我省要進一步提升生態環境監管的能力和水平生態文明建設安徽樣板作出努力和貢獻。”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韓誠 王從啟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