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12月28日,記者從安徽省市場監管局獲悉,近日,滬蘇浙皖市場監管部門統一發布2019年長三角地區學生服產品質量聯動監督抽查結果,共抽查產品243批次,經檢驗,不合格10批次,涉及不合格項目為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pH值、繩帶安全、耐濕摩擦色牢度、起球、纖維含量。
2019年下半年,上海市市場監督管理局、江蘇省市場監督管理局、浙江省市場監督管理局、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組織對長三角地區學生服產品質量開展聯動監督抽查。監督抽查依據《國家紡織產品基本安全技術規范》《嬰幼兒及兒童紡織產品安全技術規范》等標準,對學生服纖維含量、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甲醛含量、pH值、耐水色牢度、耐汗漬色牢度、耐干摩擦色牢度、耐濕摩擦色牢度、耐光色牢度、耐光、汗復合色牢度、耐皂洗色牢度、起球、附件銳利性和繩帶安全共15個項目進行了檢測。累計抽查產品243批次,經檢驗,發現10批次產品不符合相關標準的質量要求。本次抽查發現的不合格產品將移交企業所在地市場監管部門依法進行處理。
據悉,抽檢10批次不合格的學生服具體為,上海易杉實業有限公司生產的學生服起球,上海卡蓬商貿有限公司、宜興市金鸞服飾有限公司生產的學生服繩帶安全不合格,金華市恒力運動服有限公司生產的學生服含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灌南希望服飾有限公司、鎮江市丹徒區新城文全被服有限公司生產的學生服纖維含量不合格,揚州市邗江金圣服裝廠生產的學生服pH值不合格,蚌埠市育英服飾有限公司、東至縣素枝制衣廠、黃山市永峰制衣有限公司生產的學生服耐濕摩擦色牢度不合格。
值得注意的是,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是影響人體健康的重要檢測指標,含有可分解致癌芳香胺染料的服裝在與人體的長期接觸中,如果染料被皮膚吸收,會在人體內擴散,可能會引起人體病變和誘發癌癥。
圖為2019年長三角地區學生服產品質量聯動監督抽查不合格產品信息
王換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徐琪琪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