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21日傍晚,蚌埠市一家連鎖超市里,因為顧客使用一元紙幣購物,遭當班營業員拒收從而發生報警糾紛。今日上午,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從當地了解到,轄區派出所民警介入調查后,對超市方拒收行為予以了當場糾正。
就當日發生糾紛的原因,合家福超市隆華店的超市王姓收銀員告訴記者,昨晚8時40分許,一位購買酸奶等小商品的女士在付款時,使用了三張一元紙幣一張五元紙幣及兩枚五角硬幣。面對這三張一元紙幣,考慮到自己如果當時收下了,交到店里匯總后,店里再交往銀行時,銀行可能會不收。那么這一份責任由自己承擔,自己曾經也有過類似的自己補錢的經歷,因此在收錢時,她直接表示了不收。隨后發生了爭執,此后該顧客選擇了離開超市,考慮到不好做賬,超市才選擇了報警。
該超市隆華店店長陳陽隨后表示,超市并不存在直接拒收紙幣的行為,之前的工作中,也有存在一元紙幣在往附近銀行存入時遭拒的現象,其問題是曾上交過過期貨幣或者污損嚴重的。這次的糾紛中,王姓收銀員曾婉轉地告訴那位消費者,能否調劑一下,換成硬幣,因為沒有溝通好,才發生的此事。在之后的工作中,超市方面將積極與銀行溝通,以確保信息對稱,及時確認目前市場上已經不流通的紙幣信息,從而作出更好的服務。
大皖客戶端記者從蚌埠市經開區公安分局勝利派出所了解到,接警后陳興武教導員帶領民警及時趕到,經了解后認定:該起事件為女性消費者結賬時支付了三元錢紙幣,超市收銀員說不收紙幣從而引發的糾紛。根據相關法律規定,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法定貨幣是人民幣。以人民幣支付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的一切公共的和私人的債務,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拒收。為此,作為警方,他們認為消費者購物的行為是真實有效的,遂當即要求超市立即停止相關行為,方便消費者使用發行期內的一元人民幣。同時,遇到同樣爭議,市民除了報警也可以向人民銀行投訴舉報。
據中國人民銀行蚌埠市中心支行貨幣金銀科相關人員介紹,就記者提出的超市是否構成“拒收”一元紙幣的行為,經過現場核實,應屬于因券別協商不一致而不接受現金支付的行為。人民銀行相關人員也已經前往該超市,要求該商戶切實增強維護人民幣法定貨幣地位的法律意識,為社會公眾人民幣支付提供便利。
安徽財經大學金融學院院長助理、金融研究院副院長張超副教授表示,目前國內的移動支付已經很發達,人們使用手機支付的意識越來越強烈。但是無現金與拒絕現金顯然是兩個概念。無現金社會是指以電子支付方式取代現金支付,使刷卡支付、移動支付等“無現金”支付方式成為主流支付方式的社會。無現金支付是未來社會發展的方向。但是,無現金并不意味著商家拒絕收取現金。尤其是一部分老年人,他們對于移動支付比較陌生,更習慣使用現金支付,這種習慣也應當得到商家的尊重和支持。隨著科技的發展,我們的支付手段會越來越豐富和便捷,但這絕不意味著我們要拒絕現金。
李凡星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