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5月17日下午3點,當涂縣林業局接到群眾舉報電話稱,在縣民政局后面的一條小河溝里發現一只鱷魚,疑似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
接到電話后,縣林業局工作人員迅速聯系大青山野生動物世界和消防大隊,組織專業人員趕到現場。考慮到鱷魚的兇殘性,加上縣林業局沒有專業捕撈鱷魚的技術人員,當天晚上七點左右,縣林業局立即聯系省林業局,請專家前來進行指導抓捕。晚上九點多,宣城揚子鱷保護區的專家趕到當涂。
18日上午,在專家的指導幫助下,當涂縣林業局捕撈人員通過鱷魚鳴叫誘捕法以及套補、網補等不同方法,終于將鱷魚捕獲。
據悉,被捕鱷魚體長約五十公分,嘴上被膠帶纏住,已經失去了攻擊性。記者了解到,經認定該鱷魚并不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揚子鱷,而是一種中型鱷魚暹羅鱷,屬于外來引進物種,主要分布在馬來西亞、泰國以及越南等熱帶地區,對生存溫度的要求很高。暹羅鱷一般不會對人類構成危害,只有當它們認為自己受到襲擊時,才會攻擊人類。
城區河內怎么會出現鱷魚?有關部門回應,鱷魚很可能是人為放生的,但具體原因還需進一步調查。如果群眾再遇到類似情況,可與林業主管部門聯系,等待專業人士抓捕處理。
專家提醒,老百姓在遇到類似的情況時,不要對鱷魚有太大的恐慌心理。只要不去接觸它,它基本上是不會對人類造成太大傷害。如果人不主動攻擊它,它是不會主動攻擊人的,不了解鱷魚的這些習性,則可能被鱷魚咬傷。
張崢 黃茜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見習記者呂歡歡 記者鐘虹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