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2018年11月28日,航拍“引江濟淮”工程廬江段施工現場,考古人員正在對發現的三板橋遺址、楊墩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
2018年11月28日,航拍引江濟淮工程,廬江三板橋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2018年11月28日,航拍引江濟淮工程,廬江三板橋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2018年11月28日,航拍引江濟淮工程,廬江三板橋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2018年11月28日,航拍引江濟淮工程,廬江三板橋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2018年11月28日,航拍引江濟淮工程,廬江楊墩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2018年11月28日,航拍引江濟淮工程,廬江楊墩遺址考古發掘現場
2018年11月28日,拍攝引江濟淮工程,廬江三板橋遺址考古發掘現場,來自廈門大學歷史系的張聞捷副教(中)授帶領研究生團隊在進行現場考古發掘
2018年11月28日,拍攝引江濟淮工程,廬江三板橋遺址考古此前發掘出來的完整陶器
2018年11月28日,拍攝引江濟淮工程,廬江三板橋遺址考古此前發掘出來的鹿角等動物骨骼
被喻為“世紀工程”的引江濟淮工程安徽段目前正在施工,該工程是國家重大跨省、跨流域調水工程,輸水線路總長度700多公里,是安徽省基礎設施建設一號工程。從2018年開始,安徽省文物部門開始對引江濟淮工程安徽段沿線,發現需要進行搶救性保護的44處文物遺址,進行搶救性考古發掘。其中,在廬江縣境內發現多個距今3000多年前古人聚居的臺墩遺址,意義重大,填補了安徽的學術空白。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記者 王從啟 攝影報道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