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皖新聞訊 去年夏天,“10元錢35個菜隨便吃”的視頻讓合肥的“盒飯姐”王榮亞走紅網絡。
面對洶涌而至的網絡流量,一時間,王榮亞也感到困惑與不適。為此他們曾選擇暫停擺攤。
熱鬧過后,生活逐漸歸于平靜。
距離去年的“爆火”已然過去一年多的時間。突如其來的網絡流量給她的生活帶來了什么?這一年她的生活有什么變化?12月2日,大皖新聞記者對話“盒飯姐”,傾聽她的故事和心路歷程。
王榮亞準備給前來吃飯的顧客發餐具。
流量過后,攤前已不見扎堆網紅博主
12月2日,冬日上午,陽光正暖。
雖然還沒有到開飯點,但是位于合肥市鳳麟路與龍湖路交口東北角,“盒飯姐”王榮亞擺攤處已經排著長隊。
上午11點,路口邊簡易的塑料棚子里,數十份熱乎的菜肴正被整齊地擺放在架子上。菜品旁,一塊塊紅色的木板架在塑料凳子上,這就是用來吃飯的“桌子”。棚子外,數十人正有序排著隊,周圍也有人陸續走來,都等待著菜品被統一擺好后可以打菜開飯。
王榮亞和丈夫在擺放菜肴。
紅燒肉、白斬雞、蛋餃……菜盤里,一份份已經裝好的菜肴多是葷菜。而價格還是和以前一樣,10塊錢就可以自助任意選菜。“大家不要浪費,吃完可以再加菜。”菜品擺好后,站在三輪車旁的王榮亞一邊給付錢的顧客拿餐具,一邊提醒大家不要浪費糧食。
去年夏天,在合肥工地上賣了9年盒飯的王榮亞突然在網絡爆火。她以“10元錢35個菜隨便吃”出圈,更廣為人知的身份是“盒飯姐”。爆火過后,一批批網紅、主播蜂擁而至,前來吃飯的人絡繹不絕。
相比較于那時的人潮涌動,一年過后,這里已經沒有扎堆的直播博主。只是有時來吃飯的顧客還會笑對著王榮亞說“你是網紅”。面對顧客的玩笑話,王榮亞用爽朗的笑聲回應著說“哪有我這樣的網紅。”
她歇攤近半年,還有人跑空前往攤點吃飯
去年“爆火”過后,王榮亞曾選擇短暫停攤。
經營多年的盒飯攤被流量裹挾,王榮亞夫妻倆曾感到困惑、好奇,也會苦惱、擔心:盒飯攤是一家人的生計來源,以后能不能正常賣下去?
一年后,再次見到王榮亞,她說話的聲音還是像以前那樣爽朗。但不同的是,她的左肩處綁著黑色的肩帶。
今年2月,因為低溫寒冷天氣,王榮亞的左手臂不慎摔傷。為此,她在老家休息近半年的時間,合肥的盒飯攤點也隨之擱淺。
“一開始我的手完全不能動,臥床休息一兩個月,在家都是我老公燒飯,穿衣服、洗臉、洗腳也是我老公幫忙。”王榮亞說,因為手術治療費用高,所以她選擇了保守治療。雖然保守治療費用不高,但也花費了幾千元。
意外的受傷,也打亂了王榮亞的生活節奏。
因為不能出攤,王榮亞的丈夫只能在老家的工地做木工維持家庭生計。孩子開學后,王榮亞讓婆婆幫忙接送孩子上下學。
不少人不知道王榮亞受傷暫停出攤,有時還會前往擺攤點,因此不免跑空。于是有人去王榮亞的社交平臺留言,她也會回復大家因為手臂受傷,暫時不能出攤。
讓王亞榮感動的,不僅是停攤期間依然有顧客想著去她的攤位吃飯。這小半年時間,長期合作的供貨商也沒有向她催要欠下的貨款。
“我半年沒有出攤,他們甚至都沒有打電話催我要錢。”王亞榮說,為了盡早還錢,她向姐姐借了4萬,將欠下的3萬貨款還清,“他們對我很信任,沒有擔心我就這樣跑了,甚至還錢的時候他們還關心我的傷情,這讓我心里更過意不去。”
綁著肩帶恢復出攤,客源發生了變化
“醫生說我兩年不能干活。”在家休息近半年后,王榮亞感覺身體有所恢復。雖然左肩處還是疼痛,但是她有了繼續賣盒飯的想法。
今年6月,王榮亞再次恢復出攤。
“我右手可以使勁,能炒菜,就是左邊肩膀處不能動。”王榮亞說,為了盡量保持左邊肩膀固定不動,她直到現在依然綁著肩帶。
“每天凌晨4點多起床,做好準備工作后,大概6點開始炒菜。” 王榮亞向記者介紹,以前切菜、燒菜、洗碗等都是她自己一人做。今年因為手臂受傷,所以她花錢請人幫忙干些雜活,但是燒菜還是她自己完成。
中午時分,顧客正在盛菜吃飯。
今年6月出攤到現在,王榮亞和她丈夫每天11點多在擺攤點對外營業。“一直忙到下午三四點。”王榮亞說,顧客吃完飯后,她和丈夫還要收拾攤位,打掃衛生。
雖然有近半年沒有出攤,但是出攤后來吃飯的人數和以前沒變化。
“基本上一天有五百人,周末或者天氣好的時候人也會多一點。”王榮亞說,她覺得從去年夏天在網絡上被大家知曉后,吃飯的客源也發生了變化,“以前顧客更多的都是周圍的工人和小區居民,現在來吃飯的人來自各行各業,甚至有人來合肥出差辦事或者是路過,都會特地過來吃飯,有人來了就和我說他們是從河北、武漢等地過來的。”
網絡賣貨掙的錢補貼盒飯攤,她想這輩子都不漲價
如今,去年夏季那般喧囂過后,這里回歸往常。雖然不時還有人前來直播,但已經沒有當初那般火熱。
王榮亞覺得,在網上火不火對她自己而言沒什么關系,家人并沒有關注她在網絡上的變化,可能鄰居見面會開玩笑,但這對于自己的家庭生活沒有影響。
“我還是正常做菜燒飯,價格不變,甚至菜品比以前還要多。”王榮亞說,當初在網絡“爆火”時,有人說她是為了流量,“如果我是為了流量,我當時就直播賣貨了,現在還會在這賣飯嗎?我就是想做我自己的事情。”
雖然不是為了流量,但是王榮亞沒有完全拒絕流量帶來的作用。
“我也在網上賣東西,就是把產品掛在那里,有人愿意買就買,也不是強求。”王榮亞說,她在網上賣的產品都是粉絲、丸子、馓子等農產品,這些也是她自己挑選的產品。
王榮亞告訴記者,她在網絡賣貨掙的錢,都用來補貼盒飯擺攤的貨款。
“有人建議我漲價,但是我不想漲價,我想看看自己能堅持多久不漲價。”王榮亞說,她想這輩子都不漲價,繼續這樣做下去,即使漲價,也不會比別人賣的飯菜貴,“如果你問我為什么賣這么便宜,我也說不上來,我就是想這樣做。”
大皖新聞記者 余康生 攝影報道
編輯 何錢源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