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訊 “一個美容行業千人總裁培訓會上出現這么多‘賺錢’的套路,我忍不住向政府部門舉報了。”一位知情市民介紹,可他發現舉報一波三折。在這個過程中,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體驗了市民的舉報之路。
一家美容店老板曬朋友圈,稱成為會員6小時招了104個顧客。
舉報 檢查結果可謂一波三折
在培訓會各種美容套路中,一些美容店老板稱他們獲益匪淺,“終于知道怎么更賺錢了”。調查中,記者發現一些美容店在培訓結束成為該集團會員后,會立刻用培訓會上的會員系統招顧客。天津一家美容店老板曬出朋友圈,稱自己成為會員的6小時,就招了顧客104人。“這種招人速度,實在太可怕了。不知道有多少顧客會不知不覺進入這種套路。”知情人士憂慮地說。
近日,有知情市民將了解到的一些問題反饋給了政府部門。8月8日,合肥市瑤海區車站市場監督管理所(下稱車站所)給該市民打來電話,稱據他們了解,這一美容業集團的確在香港注冊,有正規執照,這不能算作無資質的傳銷組織。至于市民反映的該美容業集團會員體系及拉顧客就可以返本的情況,車站所工作人員表示他們會繼續調查。
8 月12 日,上述知情市民再次接到車站所工作人員電話。在電話里,一名女子表示要讓知情市民帶證據直接到所里。8 月13 日下午,該知情市民帶著材料來到車站所。該所劉副所長表示,當天上午他們已經聯合公安和打傳部門到寶文商務大廈17 樓,對這家香港某國際集團進行調查,沒有發現什么證據。隨后,記者提供了該機構的合作協議等材料。劉副所長表示:“你的這些材料,我們都查到了。通過調查,只是顯示這家機構疑似傳銷和進行虛假宣傳。”劉副所長稱,進行調查的負責人不在,知情市民可以第二天再來了解情況。
8 月14 日下午,記者以舉報人的身份,一起來到車站所了解情況。該所一名夏副所長表示,8 月13 日,工作人員趕到舉辦培訓活動的現場,進行了突擊檢查,沒有發現什么有價值的材料。隨后,記者出示了劉副所長表示已經查獲的材料,夏副所長表示:“我敢肯定地說,這些協議材料我們沒有查到。”一個檢查,為什么連對方的合作協議都沒有查到?面對記者質疑,劉副所長表示,該美容機構培訓的地點(西湖瀾寶大酒店)不歸車站所管轄,記者可以到轄區長淮市場監督管理所(下稱長淮所)舉報,或者自己到培訓場所,看到如果有培訓,自己打報警電話,讓警察去查。
與劉副所長不同的是,夏副所長及該所胡所長稱,工作人員這次去檢查沒有搜集到記者此前已掌握的“美麗合伙人協議”“客戶檔案分析表”“美業一站式服務平臺”等資料,而這些資料中的一些介紹,可能會對市場監督部門介入調查產生幫助。“傳銷有嚴格的層級關系,有自己的一套體系,最重要的是,傳銷沒有營業執照。根據現場了解到的情況,美容機構這種經營模式與傳銷不一樣。”夏副所長表示。
轉機 再赴現場查獲三無產品
8 月15 日上午,新安晚報、安徽網、大皖客戶端記者正式致電瑤海區打傳辦。打傳辦相關負責人表示,8 月13 日,車站所的聯合調查組已經到該美容機構總部進行了調查,詳細情況可以詢問車站所。
然而,當天下午,瑤海區打傳辦相關負責人又致電記者,稱8 月15 日上午,該美容機構仍在西湖瀾寶大酒店開展培訓活動。
15 日上午,瑤海區打傳辦、長淮街道辦、長淮市場監督管理所及轄區派出所等部門,再次進行突擊檢查。瑤海區打傳辦張姓負責人告訴記者,這次他們有了新收獲。
“我們在現場檢查時發現兩款日用品存在問題,其中一款沒有生產地址、生產時間和保質期等信息,另一款涉嫌虛假宣傳。”張姓負責人表示,這兩款產品已被查扣和取證,其中有一款就是記者暗訪到的“一指艾”私密套盒。
車站所與長淮所同步開展行動,其工作人員來到該公司所在場所進行檢查。“兩處檢查進行時,該公司挺配合的。”張姓負責人表示,下一步,長淮所會把上述問題產品移交給車站所,后續進行立案調查。
現身 集團總裁稱將整改問題
就在調查組調查的時候,注冊于香港的這家美容業集團總裁段某找到了記者。她表示,他們集團在合肥成立不到一年時間,如今在省內外有800 多家加盟店。在培訓會上,的確出現很多疏漏的環節。對于當時培訓導師高天“世界美容美發行業協會安徽分會會長”“上海交通大學創富導師”等身份,有些的確是夸大的。“世界美容美發行業協會”是存在的,但是只要繳納一定的資金,就能獲得這個協會的資格。
段某承認,包括自己在香港注冊的美容業集團,因為企業在香港注冊條件很寬松,而且用香港的名稱名氣會大一些,所以他們才注冊了這個集團。“被市場監督管理部門查封的產品,我們正抓緊整改。”段某表示,記者暗訪到的拉顧客回本的事情,以及向物業經理要客戶信息等做法,他們都在整改之中。“市場監管部門當時指出,我們寫的‘回本’條款有傳銷之嫌,我們會對這個環節進行整改。”段某表示,他們會徹底整改到位的。
提醒 消費者要當心旅游套路
針對記者暗訪到的美容機構推出旅游線路的情況,合肥市消費者權益保護委員會相關負責人表示,任何面向消費者的廣告宣傳,應合法、真實,商家得遵守廣告法、消費者權益保護法,不能有欺騙,不應該不擇手段,不過認定一個商家是否在這方面有違法行為,要結合具體情況來看。只能從消費者的角度上來說,選擇美容服務時應按需消費,要考察美容機構的資質和口碑,如果是辦理會員卡,不宜辦金額太大的。商家推銷過程中,很容易夸大宣傳,尤其是涉及醫學方面,消費者了解的專業知識不是太多,應格外注意或當心。
針對該美容業集團培訓美容店老板從物業經理處獲取客戶信息,合肥市公安局相關部門負責人表示,通過籠絡小區物業公司經理獲取業主的個人信息,是違法的。如果數量比較大,可能涉及刑事犯罪。商家宣傳使用這種方法來進行拓展客戶,是不可取的。不過這種情況一旦發生,受害人維權有一定難度,因為需要取得自己個人信息被物業泄露的證據,這將是一個比較艱難的過程。
新安晚報 安徽網 大皖客戶端 記者攝影報道
特別聲明:
本文由大皖新聞客戶端獨家出品,不在新安晚報版權授權范圍之內。未經特別授權,不得轉載。
轉載拒絕任何形式刪改。
本欄目常年法律顧問:安徽天禾律師事務所 陳軍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