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刷醫保購買華為手表”事件引發了廣泛關注和熱議。在廣東、山東、上海等地,消費者可用醫保個人賬戶購買華為WATCH D2(注冊名為“腕部動態血壓記錄儀”),??而寧波、舟山等地卻緊急叫停該行為,稱“附加功能過多”需重新討論。
這一爭議折射出我國醫保個人賬戶資金使用政策在不同地區的差異以及當前醫保監管面臨的諸多挑戰。為避免此類爭議事件接連發生,醫保部門應盡快明確二類醫療器械醫保報銷標準,加強監管。
從政策層面來看,全國關于醫保個人賬戶資金使用的政策存在著明顯的不同。例如,天津的醫保個人賬戶可以提取個人繳納的70%,上海雖不可以提現,但可以用個人賬戶的錢買商業醫療保險。而在浙江、廣東等地,醫保個人賬戶的錢不可提現,但家庭成員可以共享。此次刷醫保購買華為手表事件中,在廣東、浙江等地的部分藥店,網友可以用醫保個人賬戶中的錢去購買華為 WATCH D2。然而,寧波、舟山醫保部門卻暫時叫停了此類購買行為。這可以說體現了不同地區對于醫保個人賬戶資金使用的不同理解和規定。
關于個人醫保資金是否可以購買華為手表這一問題,不能僅僅停留在表層的討論。一方面,華為 WATCH D2 雖然具有藍牙通話、微信支付等智能手表的附加功能,但也獲得了二類醫療器械注冊證(注冊名稱為“腕部動態血壓記錄儀”)。從某種程度上來說,它確實可以被視為醫療器械,符合醫保個人賬戶用于購買醫療器械的規定。然而,這其中也存在著一些模糊地帶,比如該手表的附加功能是否與醫療保障的初衷相契合,這是值得深入探討的問題。另一方面,即使該產品符合購買規定,也需要考慮到不同地區的醫保政策差異以及公眾對于醫保資金使用的認知和接受程度。
據國家醫保局工作人員回復媒體稱,二類醫療器械可以使用醫保支付。但像這種“附加功能過多”的醫療器械可以使用醫保個人賬戶嗎?可以看到的是,國家層面尚未明確二類醫療器械醫保報銷的標準,監管政策還較為模糊,亟需國家醫保局等部門出臺更明確的指導意見。
業內人士認為,若想避免類似的爭議事件發生,一方面醫保部門應盡快明確二類醫療器械醫保報銷標準,加強監管。另一方面,還要不斷促進全國個人醫保賬戶使用政策的統一,明確醫保個人賬戶資金的使用范圍和標準。
可以預見的是,當政策統一后將更有利于提高醫保資金的使用效率,更好地保障人民群眾的醫療需求。
大皖新聞記者 徐琪琪
編輯 崔恒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