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端午節假期首日恰逢“文化和自然遺產日”。
蚌埠市“文化和自然遺產日”活動主場選在固鎮縣垓下遺址景區,舞龍舞獅、布老虎、剪紙、糖畫、戲曲聯唱等40多項非物質文化遺產輪番展演,體驗感和熱鬧勁絲毫不輸于激情四射的賽龍舟!
固鎮縣垓下遺址景區
固鎮,這座自帶“硬氣”的皖北重“鎮”究竟有什么“底氣”?
其實,只要一天時間,我們就可以了解固鎮。
古人把一晝夜劃分成十二個時辰。如果把數千載歷史濃縮成一晝夜,那么固鎮的子時要穿越到5000多年前沱河之畔……
一
“安徽最古老的城”,人們這樣稱呼被列入2009年度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的垓下大汶口文化城址。
一座深埋地下、距今5000年前后的古城發掘,不僅將固鎮人對歷史回望的目光拉長,更填補了淮河流域無史前城址的空白。
從地圖上看,垓下大汶口城址東臨五河,北靠靈璧,東北與泗縣接壤,是四個縣交匯地區,有“雞鳴聽三縣”之稱。
固鎮縣博物館
淮河中下游地區,是我國古代東西南北文化的交匯地帶。考古人員在城垣及城內六個發掘點發現了夾砂陶、泥質灰陶和泥質黑陶等陶器殘片,還有少數黃陶、白陶,可辨器形有罐、鬶、盆、壺、杯、器蓋以及鼎足等,形態具有皖北地區大汶口文化晚期較為典型的特征。
“固鎮十二時辰”的子時,歷史剛剛發端,一切清新自然。
二
公元前203年12月——公元前202年1月,楚漢兩軍在垓下進行的一場決戰,在“固鎮十二時辰”里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此刻是“固鎮十二時辰”的辰時。相傳,辰時是神話中群龍行云布雨的時刻,這份吉祥的寓意落在了漢高祖劉邦的身上。
“力拔山兮氣蓋世,時不利兮騅不逝。”西楚霸王項羽曾在這片土地吟唱。垓下之戰發生在固鎮境內,劉邦大敗項羽,奠定了漢王朝四百年基業,留下了“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霸王別姬”等典故。
垓下遺址景區霸王別姬雕像
固鎮地區目前發現的關于垓下之戰的遺跡眾多,存世的“霸王城”就有湖溝霸王城、小王莊霸王城、垓下霸王城三處。遺址及周邊出土的箭、矛等遺物對進一步了解垓下之戰具有重要價值。
讓歷史看得見,讓遺跡重新“活過來”。
2021年,固鎮垓下遺址主動性考古發掘項目獲國家文物局批準。同年7月,山東大學垓下遺址考古實踐基地成立,山東大學考古系和安徽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固鎮縣政府三方聯合對遺址進行發掘。
固鎮縣規劃編制了《垓下考古遺址公園規劃》《垓下遺址核心區環境整治方案》,積極開展考古遺址公園和遺址類景區創建工作,為遺址的有效保護和合理利用提供科學依據。
去年,垓下遺址研學營地試運營,書法館、拓印館、霸王別姬館、非遺傳習講堂等投入使用。垓下遺址景區成功創建為國家AAAA級景區,被列入“安徽非遺主題旅游十大精品線路”。
三
明清時期,“固鎮十二時辰”來到酉時。
“從前車馬慢,一生只夠愛一個人。”奔波于京京古道、從固鎮穿境而過的車馬,想來并不慢。
交通便捷是固鎮歷來為兵家必爭之地的重要原因。京京古道興建于戰國時期,北起北京,南至南京,定名于明代,是明清時期安徽境內最重要的官路。京京古道固鎮段可達南北兩京和九個布政司,又被稱作“九省通衢”。
驛馬,是陸路驛站的重要交通工具,而馬匹多少是衡量一個驛站大小的主要指標。清朝嘉慶年間,壽州州驛只有4匹馬,而此時固鎮驛就已有65匹馬,是安徽省境內最大的驛站之一。
這條大通道,不僅見證過商賈往來的繁華,更沉淀著固鎮的千古心事。
在和美鄉村建設中融入京京古道元素
明清時期五百多年間,朝廷官員、外國使臣、名人雅士從京京古道固鎮段經過。“蕃僧頻入貢,使節每充庭”,明正統初年任南京禮部侍郎的陳璉,在詩作《固鎮驛》中描述當時外國使節和僧人頻繁進入固鎮驛的情形。
“又十里固鎮驛,曾令具膳。”“渡澮水,有浮橋,其南北兩木枋,一曰‘谷陽古渡’,一曰‘澮水浮梁’。”“戌刻抵固鎮驛住。”林則徐在日記中清晰記載著他與固鎮京京古道的淵源。他至少3次到過固鎮,其中一次是去廣州禁煙時經過此地,固鎮見證了他禁煙御辱、整治時弊的決心與勇氣。
近年來,固鎮縣深挖明清時期的古驛道歷史文化,已陸續將京京古道固鎮段上的2個鎮區和11個村居打造成各具特色的和美鄉村。《固鎮縣全域旅游規劃(2021-2030)》已將京京古道固鎮段文化廊道列為重點旅游項目。
未來,這條千年古道將承載新使命新期盼,在固鎮迎來新生。
四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固鎮十二時辰”進入戌時。
1911年9月津浦鐵路全線南北分段通車,津浦鐵路固鎮站成為連通皖北交通的主要中轉站。
從古驛到鐵道,地處南北要沖的固鎮戰略位置更加凸顯。
1912年1月27日,北伐聯軍與原江南提督張勛帶領的清軍在固鎮新馬橋以北展開大戰。北伐軍大敗清軍,一舉收復固鎮。
“聞我軍昨夜得勝,追敵數十里,足見士卒用命,深堪嘉許。”次日,孫中山收到捷報后,立即以臨時大總統的名義發去賀電。
“固鎮首捷”使得全國各地對北伐的支持力度空前高漲,15天后清宣統皇帝退位。
一條鐵路見證百年歷史。2021年,固鎮在老火車站舊址上建成津浦鐵路固鎮站遺址公園并向社會開放。
津浦鐵路固鎮站遺址公園
經歷了歲月的洗禮,站在時間的長軸上,固鎮重新出發。
眼下的固鎮,長三角一體化、安徽自貿區蚌埠片區、甬蚌合作等多重戰略機遇加持,產業基礎穩固、要素支撐完備、文化底蘊深厚等多種優勢凸顯。
作為皖北重“鎮”、蚌埠北“軸”,固鎮發展正當其時、恰逢其勢。
以更加豪邁的氣概奏響改革發展的最強音,千年古城的“十二時辰”將被推向高潮。
據安徽時評 撰稿:尤靖文 凌義樂(供圖:固鎮縣委宣傳部)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