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以來,上海地鐵、天津地鐵、南昌地鐵先后宣布:乘客10分鐘內“同站進出”免費服務,即地鐵乘客持同一票卡在同一車站的進出站時間間隔在10分鐘以內,予以免費進出。這一便民舉措贏得網友紛紛點贊,“太需要了吧”、“人性化,挺好”。
頗有意味的是,今年較早出臺這項同站進出限時免收費新規的上海地鐵,改變做法并非完全出于主動意愿,而是源于一位大學生發起的維權訴訟。
據央視報道,華東政法大學學生羅雨潔,在上海徐家匯地鐵站出站時發現走錯了出口,她再次刷卡進站,隨后在同一站不同出口,刷卡出站。這趟走錯出口的過程,代價不僅僅是無形的時間、精力,還有3元“乘車費”。之后她和同學在上海主要地鐵樞紐站進行了調研,獲得的解答不盡一致,也沒查到“同站進出”的收費依據。她一紙訴狀將上海地鐵運營公司告上法庭,訴請該公司的“0公里票價為3元”為無效格式條款,并請求判令返還3元“乘車費”。最終,雙方同意調解,上海地鐵退回小羅3元錢。
不只是走錯出口,還有多種情形下,市民會短時間內同站進出,比如進地鐵站送人接人,向乘客轉交物品,進站后發現忘帶東西,需要返回取物,遇緊急事件臨時改變行程等等。其中最常見的情形就是如廁,借用下地鐵站衛生間方便一下,無非是短時間共享地鐵資源,還要收個2元、3元的“起步費”,費用不高,但也著實讓人心里不太舒服,極其影響出行體驗。更為重要的是,并未實際提供乘車服務卻收取“起步費”是否有依據,也確實值得商榷。
同站進出免收“起步費”,小小便民舉措,卻釋放大大的善意。對于需要短時進出地鐵站的市民來說,減少費用支出,改善了出行體驗。對于地鐵運營方來說,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管理成本,當下看,減少了一點票務收入,但卻是一次理念提升,從管理至上向服務至上的轉變,無疑有助于提升自身形象和服務質量,長遠看有利于吸引更多乘客。地鐵還是一個城市的窗口,對于地方來說,此舉體現城市管理的人性化和友好度,有助于塑造正向的城市形象和良好口碑。當然,為了防止有人借機逃票,并考慮到實際情況,同站進出免費服務限時在10分鐘以內,合情合理。
在地鐵同站同出限時免費的新聞評論區,有安徽網友@合肥地鐵,想知道合肥地鐵是否也有相關規定。筆者撥打了合肥軌道交通監督服務熱線,工作人員表示,如果市民自行刷卡進出同一地鐵站,系統是無法識別是否實際乘車,所以會扣費。不過,若有如廁需求,市民向地鐵站客服中心人員說明情況,工作人員會提供便民服務卡,市民可以免費同站進出借用衛生間。如果是其他情況,比如送接人,原則上需要待在非付費區,地鐵站可以提供小板凳供休息,該工作人員同時表示,如確有緊急情況,而且是短時間逗留付費區,可以嘗試向該站客服中心人員說明清楚情況,看看能否提供便民服務卡。(小草)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