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幾天,“秦朗作業風波”最終以公安機關對網紅博主“Thurman貓一杯”本人、編導薛某以及涉事公司處以行政處罰收場。一名全網擁有數千萬粉絲的頭部網紅就此“涼涼”。
引發全網關注的“秦朗寒假作業風波”
“貓一杯”涼了,但背后反映的網紅生態亂象引發越來越多關注。
伴隨網紅經濟日漸火熱,網紅們的“造富神話”屢屢成為焦點。正如媒體報道,“貓一杯”僅在抖音平臺廣告報價就高達60-80萬/條,變現能力令人動容。
想要成為下一個超級網紅嗎?那就來參加培訓吧!這不,一些打著“成功孵化百萬粉絲網紅”口號的培訓油然而生,吸引了不少人報名。
然而,一些人繳費后卻直呼被“割韭菜”,浙江省象山縣的張女士就是其中之一。2023年12月,張女士被一名自稱為“西南地區最大網紅孵化基地”的“客服”私信,聲稱只需支付499元就能獲得無限量直播培訓教材,但換來的卻只有無用的“僵尸粉”和數十元收益。
當張女士提出質疑時,“客服”以升級服務等為由騙取她繼續支付費用,總計10.29萬元。
揆諸現實,什么行業正處盈利風口,相關培訓也會隨之升溫,尤其是某些標榜“輕松致富”的行業,更是擊中了不少人幻想“躺贏”的靶心。部分培訓機構和不法分子“嗅”到商機,精心炮制騙局,著實坑害不少人。
以“百萬粉絲網紅”培訓為例,有的人花了數百元購買培訓教材,開通的短視頻賬號卻乏人問津;所謂提供全方位指導,不過就是發一些粗制濫造的視頻素材。一頓操作下來,不僅無法復制“成功經驗”,受害者還可能因素材來源不明,陷入著作權等侵權糾紛,賠了夫人又折兵。
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味道,似乎與過去的“刷單賺錢”套路如出一轍:給予蠅頭小利獲取受害者信任,誘導交納高額費用,到手后“人間蒸發”。
這類詐騙不斷“進化”,形式新穎、迷惑性強,不少網民不明就里,身陷騙局“泡沫”而不自知。對這種“躺贏”式詐騙套路,需要讓監管長出牙齒,讓騙子無路可走,切實筑起保護防線,這就要求相關部門加大懲處力度,增加違法違規成本,對各種培訓詐騙的“變種”露頭就打,深挖黑產鏈條,做到斬草除根。
除了強化監管,我們自己也不要被“當網紅輕松賺錢”的說辭牽著鼻子走,多一些理性思考。副業也好,工作也罷,還是應當腳踏實地,保持清醒冷靜,畢竟天上不會掉餡餅。
當網紅不等于一定發財,也并非適合于每一個人。百萬粉絲網紅誕生的背后必然要付出難以想象的努力,甚至可能承擔高昂的代價。正如“貓一杯”為了流量變現造謠生事,落得個封號退場的結局——批量生產“秦朗的寒假作業”,這種“造富模式”要不得。
網紅行業,內容創作門檻不應被低估,我們不可抱有玫瑰色的幻想,不要迷信“一夜爆紅”的神話。有了基本的價值判斷和心理預期,對于那些“天花亂墜”的虛假營銷,我們自然也就有了免疫屏障。
如今,涉案高達1.8億的“西南地區最大網紅孵化基地”已被警方搗毀,但留下的教訓反思不該是“一地雞毛”。畢竟,我們期待的是持續輸出優質內容、涌現出更多“高質量玩家”的良性行業生態。
至于那些批量生產“秦朗寒假作業”的“黑作坊”,還是趁早關門大吉吧!(安徽時評)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