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因“洪荒之力”走紅的游泳女將傅園慧再次使出了“洪荒之力”。2月17日上午,傅園慧發文稱自己包車被勒索。
傅園慧求助原文
這條微博迅速引發網友及當地文旅部門關注。發微博后不到兩個小時,傅園慧更新微博稱:感謝網友們的關心,吉林文旅部門已經第一時間介入,問題已經解決,謝謝大家。
當晚20時42分,長白山保護開發區發布消息稱,已對司機潘某某按上限處以3萬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全力營造安全、有序、舒適的旅游環境。
憑借名人效應,這一事件在12小時之內得以解決,卻引發了網友更多疑問。
自媒體時代,取證、發聲如此便捷,為何司機仍肆無忌憚?各地文旅競相內卷“出圈”,眾多文旅工作者嘔心瀝血,司機為何不怕毀了當地招牌?
并非每位游客都叫傅園慧,當普通人遭遇旅游亂象,問題解決起來是否還能如此迅速?各地被嚴肅處理的典型案例這么多,為何旅游亂象仍然屢禁不止?
這一切都值得追問。
一
現實中,絕大多數游客都是普通人。面對旅游亂象,我們每個人都可能是受害者。
近日,云南麗江的一起事件則從普通游客的角度,展現了人們面對旅游亂象的糟心與無力、維護合法權益的繁瑣與艱難。
據媒體報道,春節期間,河北的田女士一家5口跟團旅游,因在麗江一家玉器店內沒買玉器,被導游中途趕下車。
田女士稱:“導游說不買就不能上車,我后來報了警,麗江文旅局也曾出面調解,但至今沒有收到任何處理結果。”
法治周末報,贊4372
這起事件中,田女士參加的旅行團是她提前一個月花費17000元左右訂的,面對導購員介紹的標價數萬的玉器,田女士表示如果確實貨物值這個價,她也愿意購買,但她實在沒辦法確認。
事后,田女士也曾在網絡發過視頻,但視頻被人以侵犯名譽權和肖像權投訴,早在2月14日就被刪除。田女士說:“我們只是普通老百姓,不想再因為這事被打擾了,只想事情盡快有個結果。”
據最新消息,2月18日,麗江通報游客“未買手鐲被趕下車”處置情況,擬對導游罰款兩萬、暫扣導游證三個月,處罰決定將在有關法定程序終了后作出。若發現其他違法違規行為,將依法查處。
二
相較“洪荒少女”傅園慧,田女士的遭遇無疑更貼近普通游客。
誠然,社會發展與各地文旅部門的競相比拼不斷優化著旅游環境,科技進步也讓游客取證、維權更加方便快捷,但當普通游客遇上旅游亂象,仍是十分糟心。
第一個糟心點是擔心人身安全。以傅園慧此次遭遇為例,司機威脅將其留在高速上。以田女士此次遭遇為例,不買東西便被趕下了車。此前更有導游在知名景區對游客赤裸裸威脅:“九個月磨刀,三個月宰羊。”
當旅客置身陌生環境,面對“匪氣騰騰”的蠻橫導游或司機,很難不產生恐慌心理。
第二個糟心點是極大破壞旅游體驗。出行本該輕松愉悅,而不是面對宰客卻只能“伸頭一刀縮頭一刀”“花錢買罪受”。
不論風景多么優美,不論文化底蘊多么深厚,旅途中只要發生糾紛,不論糾紛怎么解決,體驗必然大打折扣。
第三個糟心點是維權復雜,成本過高。旅客多是外地人,沒時間也沒精力等待復雜的處理流程,許多游客面臨旅游亂象往往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態破財消災、忍氣吞聲;也有游客選擇報警、投訴,但等事件調查處理完畢時早已離開了當地,田女士人都飛離云南了,還沒等到導游的道歉。
有些游客會選擇通過社交平臺曝光,但不是大V,很難引起輿論關注。
綜上所述,普通游客面臨旅游亂象,雖義憤填膺卻往往有心無力。傅園慧被勒索引發網友廣泛關注,田女士遭遇也引發網友憤慨。人們關注這些新聞,同時也是在關注可能陷入相同困境的自己。
倘若各地文旅部門對待所有投訴都能有“洪荒之力”般的速度,或許,游客們出行時就不必費盡心思查“避雷攻略”了。
三
面對旅游亂象,相關部門該怎么做?
一言以蔽之:罰到他不敢宰客。
說難不難,說簡單卻也不簡單,因為這考驗著當地的社會治理能力。
縱觀各地,被嚴肅處理的典型案例并不少,旅游亂象卻頻頻刺激公眾神經,這說明監管力度遠遠不夠。
過去一年,文旅部門可以說是最“卷”的部門之一。從淄博到“爾濱”,各地文旅部門鉚足勁在網絡吸引流量,并努力將“流量”轉化為“留量”。
互聯網時代,網絡熱度能打出名聲,但維護好名聲更不容易。
俗話說:“一顆老鼠屎,壞了一鍋粥。”當消息不再閉塞,游客并非別無選擇,“一錘子買賣”的后果可能讓游客對一個景區乃至一個地方產生刻板印象,進而“用腳投票”。
文旅的重心不在營銷,社交媒體宣傳固然重要,但撒嬌、賣萌、寫段子、拍短視頻來“出圈”的前提是當地已具備良好的旅游環境,否則工作豈不是南轅北轍,本末倒置?
對旅游城市來說,加強旅游行業監管如同啃硬骨頭,“一錘子買賣”思維、地方保護主義等都需要一一啃下。
倘若還抱著“你不來有的是人來”“每人來一次也不愁游客”的想法而對旅游亂象聽之任之,只能是名聲崩壞、沒人敢來。
據安徽時評微信公眾號 郭振
請輸入驗證碼